您的位置: 首页 >政民互动>领导信箱

信访内容

来信情况
信件标题 文化传承
来信人 巩** 来信日期 2024-12-18
信件索引号 202400056
信件内容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写信的目的是希望能支持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社火表演的传承与发展活动。社火作为甘肃省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火表演以其丰富多彩的形式、热闹喜庆的氛围以及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文化的变迁,社火表演面临着传承和保护的挑战。

老一辈社火人员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不能传承下去,将会出现文化断层。正月十五闹元宵,自古就有。记得以前每年每村出个社火队,集体比赛,载歌载舞。好不快乐,在网上看见福建的“夜游神,妈祖,”天水的血社火,兰州的醉关公。好生羡慕。而我们缺少了那份团结,少了那份热血。

再次希望相关部门,领导,能落实到位。逐级下发相关文件,不能轻视文化的重要性。


祝您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此致


敬礼

公开状态 已公开 办理状态 已办结
办理结果
回复部门 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办结日期 2024-12-25
办理结果

网友:

您好!12月18日,您在正宁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中留言,反映支持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火传承与发展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正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传统社火表演技艺已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连续多年组织编排正宁社火“划旱船、毛驴、传统的扇子、关公耍大刀、舞狮子”等剧目,深入机关、广场、街头、社区开展社火表演90多场次,用传统文化的形式向全县人民送去了新春的祝福。同时,为更好地保护传承社火技艺,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县文化馆先后为全县94个行政村配备了社火鼓、二胡、板胡、锣、铙、大军鼓、架子等活动器材,并为20个有社火传承基础的行政村村配备了社火表演设备,方便群众利用农闲及节庆时间开展传统社火表演活动。今后,我局将进一步加大对社火技艺的保护传承工作,积极组织开展社火传承技艺培训和社火表演活动,适时配发社火表演设备,更好地将该项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正宁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2024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