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县五顷塬回族乡推行“1235”工作法确保主题教育稳步推进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以来,正宁县五顷塬回族乡党委坚持高起点谋划、全方位推进、创新思维方式,推行“1235”工作法(即:一套方案、两张清单、三份计划、五种载体),推动主题教育有序开展、高效落实。
一套方案,(即:《关于在全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按照全县主题教育总体要求,及时召开领导小组专题会议,讨论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总体要求、工作目标、范围对象、具体内容、工作任务,为全乡开展主题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明确了方向,起到了“灯塔”作用。
两张清单,(即:《主题教育指导推进工作指南任务清单》和《主题教育反馈问题清单》)结合实施方案,分期制定《主题教育指导推进工作指南任务清单》,划定时间节点、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主体,累计编发4期,为各支部顺利开展主题教育提供了具体操作指南。对下属各支部主题教育开展情况,随机进行督查和抽查,就存在的问题及时下发《主题教育反馈问题清单》,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标准,确保主题教育方向不偏,标准不降,发挥了“路标”作用。
三份计划,(即:“个人学习计划”“支部工作计划”“党员领导干部领学计划”)围绕规定学习篇目和必读书籍,要求机关党员干部和农村有能力的党员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确保在集体学习之余,个人学习也能有计划的进行。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的开展,各支部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工作事项、组织形式、时间节点、确保主题教育在支部有序开展。给全乡每名党员领导干部划定领学篇目,划定时间节点,在党员大会或干部职工会上依次进行领学或带学,确保学习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领导干部“头雁”效应得到发挥。
五种载体,(即:“每日一学”“ 电子简报”“实践基地”“组织生活”“ 工作一线”)。在五顷塬微信平台中设置“每日一学”栏目,搜集整理发布主题教育学习资料、应知应会等内容,累计发布19期,使“大数据”集于“指尖”,为每名党员提供学习便利。利用电子信息易于传播、方便快捷的特点,创新推出“电子简报”,将全乡主题教育工作动态、经验做法,通过微信进行发布,累计发布18期,使主题教育的“声音”更快、更广、更有效的传播到每名党员身边。依托境内关中苏维埃政府旧址(习仲勋旧居)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功能,将其作为党员“实践基地”,组织党员干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累计开展实践教育3场(次),有效激发广大党员爱党、爱国热情。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形式,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帮扶慰问、志愿服务等,促使活动形式更丰富,更易于党员接受。通过对进村入户走访、田间地头遍访、窗口业务办理、站所为民服务等“工作一线”中发现的问题收集整理,建立问题台账,及时反馈或协调解决,真正做到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使检视问题“坐上”整改落实的“直通车”。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