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抓好河湖长制工作落实
今年以来,正宁县严格按照中央、省市总体部署,坚持以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安全保障为统领,以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保护水资源为主要任务,全面推动县域内主要河流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促使河湖长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责任体系。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河湖长制工作落实,进一步调整充实了全县河湖长制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继续聘用乡村级河流保洁员62人、河长制社会监督员98人,更换翻新公示牌53面,覆盖县、乡、村三级的责任制监管网络更趋完善。严格按照“县级河湖长每季度巡河1次、乡级河湖长每季度巡河2次、村级河湖长每月巡河1次”的要求,全面落实巡河制度,至目前,县级河长累计巡河30次,乡级河长累计巡河152次,村级河长累计巡河395次,层层压实了主体责任。二是坚持双管齐下,狠抓河道治理。以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为抓手,全面加强河道专项治理,有效保证了河流生态安全。河道垃圾全面清理,对河道垃圾、水面漂浮物逐村、逐河段进行拉网式集中清理,排查治理乱堆乱放问题16处,清理垃圾860吨。沿河排污口集中整治,对沿河排污口进行了全面细致排查,封堵不彻底或违规设置的新排污口采取改、并、停等措施进行了全面处置整治,修建污水集水池分区分段收集,用污水转运车统一收集至县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全县共排查入河排污口16处,已封堵关闭10处,采取拦截拉运方式处理4处,污水处理达标排放2处。三是强化水源地监管,确保水质安全。结合中央、省市专项巡视“回头看”问题整改,对庵里水库水源地所有养殖场依法进行了关停,并恢复生态植被;严格落实了巡湖责任制,制定出台了《关于禁止在饮用水源地庵里水库钓鱼旅游野炊露营等活动的通告》,有效制止了库区非法游玩活动,加强了水源地监管,安装无人监控设备23套,更新维修护栏26公里,有效确保了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
虽然,我县在全面推行河长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与上级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沿河部分群众环保意识不强,随意向河道乱堆乱倒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现象屡禁不止;二是乡镇普遍没有专门的乡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转运、处置难度较大;三是高速、高铁等涉河工程项目监管难度较大,时有污染河道的问题发生。下一步,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紧扣薄弱环节,不断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推进水生态和水资源综合治理,确保河长制工作取得更好成效,全力构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现代河网水系。一是强化保障,健全完善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三级河湖长组织体系,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和各级河长主体责任,增设河流专管员、保洁员,对河流日常监管、巡查、卫生保洁、清除河道垃圾实行常态化监管,切实做到涉河违法违规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努力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保护有力的河流管理保护机制。二是强化宣传,在教育引导上下功夫。注重发挥村规民约作用,从改变群众生活陋习入手,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平台,多渠道、深层次、宽领域地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公众对河道管护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形成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河湖管护的良好氛围。三是强化整治,落实河长制工作任务。结合农村“三大革命”和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认真落实巡河制和水污染防治方案,组织实施好乡镇污水垃圾处理、小流域治理、固沟保塬等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定期开展工矿建筑、城镇生活、畜禽养殖、农业面源等污染防治,加大河道治理力度,沿河打击非法排污、倾倒垃圾、侵占水岸线等行为,切实维护水生态环境。同时,积极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资金,及时开展水环境修复工作,强力推进“岸绿”行动,计划对5条主要河流河道及河岸进行绿化美化,栽植绿化苗木7.34万株,全面推进河道系统保护。四是强化协作,形成齐抓共管格局。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整合部门执法力量,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和乡镇、部门联防协调机制,加大河库管理与保护范围内水域、路域巡查、执法力度,及时发现制止、处理各类违法案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形成打击涉河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