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正宁县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作者: 来源: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9-12-24 16:23:24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持续抓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这对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吸引和稳定艰苦边远地区农村教师无疑是如沐春雨。正宁县共有义务教育阶段教职工2185名,占全县教职工人数的75.8%,全力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各项政策精准落地对全县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正宁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全力保障各项政策精准落地,切实维护中小学教师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着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为全县教育高质量稳步发展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教师工资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工资结构需要处理好两个问题,即教师工资结构中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的比例。如果绩效部分占比太低,分配体现绩效不够,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如果基本工资部分占比较低,有可能会影响到工资的保障职能和递延补偿的作用。当前,教师工资结构的这两种问题均不同程度地存在。

二是当前没有明确和稳定的公共部门人员和教师的工资增长机制,在义务教育经费总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教育经费支出中教师人员经费的占比较小,”重物不重人” , 教师工资增长投入不足,进而导致教师收入水平偏低。

三是县上财政收支缺口大,资金调度难,教师工资保障不够及时。尽管在工资拨付和经费保障上,县上始终坚持教育优先的原则,尽最大努力保证教师工资和教育经费的及时足额支付。但全县财政收入总量小,财政包袱重,资金调度难,财政运行异常艰难,许多必保支出无法及时支付。

二、对策及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教师工资结构。各级政府部门要修改完善教师绩效方案,在逐年提高教师工资水平的基础上,加大财政投入,提高绩效工资总量,按教师人均增加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方式拨付到校,提升学校自主办学的空间,确保最优秀的、贡献最大的教师拿到最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改进绩效考核评价方式,加大学校层面绩效分配的自主权。

    (二)优化教育财政经费支出结构。当物质力学条件达到一定水平后,有必要调整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增加人员经费在教育经费支出中的比重,以提高教师工资水平和教师的职业声望。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把改善与提高教师待遇作为教育财政投入的重点战略性支持领域,优先保障对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的工资性投入,以优先满足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优先保障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三)明确落实教师工资的来源和渠道。在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对义务教育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现有体制格局情况下,需要建立以省级政府统筹的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加大省一级的责任,确定省以下各级政府的经费分担责任,落实中央安排的转移支付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承担与其职责和财力相应的教师工资支出经费数额,加大对财力比较薄弱县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分享到: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