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路口的 “守护人”
正宁县五顷塬回族乡疫情防控进行时(二十五)
正宁县五顷塬回族乡,地处子午岭缘,位于正宁县东南部,与陕西省铜川市接壤,是正宁县的“东大门”。关于“五顷塬”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升天后,在此建立衣冠冢,并设五姓氏族在此守护陵墓和黄帝教民稼穑之地安宁,称之“五姓塬”,后衍化为“五顷塬”。
古有“五姓”守陵人守黄帝安宁,今有村口“守护人”护一方安康。如今,一顶顶蓝色的帐篷,在五顷塬的各个村口矗立着,这是设置的疫情防控检测站点,用于对出入车辆的登记、人员体温监测、防疫知识宣传、进出人员劝返,由乡村干部和党员志愿者轮班换岗。在凛冽风雪中,在寒冬深夜里,用“坚守”组成了抗击疫情安定民心的一道“安全防护线”。
疫情面前,总有一些身影、一个故事、一副画面值得我们敬仰、感动,并给予我们力量。这些“守护人”没有工作服、防护衣,只有一只多次使用过的口罩;没有执法证、工作证,只有一只小喇叭和村民熟悉的身影;没有誓师会、请愿书,只有朴素的话语和需要时的挺身而出;没有“天使白”,也没有“警察蓝”,只有在平凡岗位上的一份坚守。累了,在帐篷里蜷缩片刻;饿了,一碗泡面填饱辘辘饥肠。寒风刺骨的深夜,他们共举不熄的灯火,危险来临的时刻,他们坚守神圣的职责,用责任与使命,做群众健康和平安的“守护人”。
疫情考验人品,困境方显担当。“我是党员我先上”,广大党员如此请愿;“我申请在卡点值班”,志愿群众热心申请、“我们后退一步,群众的安全就多一份威胁”,领导干部冲锋在前……一句句如此朴实的话语,透出的是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担当精神。夜以继日、任劳任怨、辛勤工作,换来的是人民群众的暖心、安心,展现的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本色。就是这样一群在基层抗疫一线,用平凡的身躯、在平凡的岗位上守护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 审核:丁锐)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