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失衡看好前景 提振信心大干快上
——2020年第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第一季度,全县各级部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全县“两个目标”任务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使全县经济发展呈现出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农业生产相对平稳、工业生产降幅收窄、建筑行业小幅遇冷、交通运输网络全面恢复、消费市场回暖解冻、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财政收支继续吃紧、重大工程项目陆续开工、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总体来看全县经济运行情况不容乐观,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难度明显增大。
一、分析研判,掌握特点
(一)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经济依然实现平稳运行。第一季度,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2.9%,总量比上年同期减少0.27亿元,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5.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0.25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0.34亿元,下降10.6%;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09亿元,下降2.4%。从2019年第一二三四季度到今年第一季度,GDP总量分别为4.95亿元、5.6亿元、6.13亿元、6.89亿元、4.68亿元,对比历史数据看,今年第一季度GDP总量虽然增速为负,但未出现“断崖式下降”。
从一产看,农业生产相对平稳。开春以来,全县农口各部门、各乡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备春耕,在保证防控安全前提下,科学部署,有序开展田间作业,全力做好农作物施肥、田间耕作、病虫害防治及蔬菜、时令水果销售等工作。虽因疫情原因,消费市场需求减少,交通运输不畅,农产品销售、生产物资及饲料购买受到一定影响,但农业生产总体平稳。第一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3207.69万元,同比增长1.63%,比上年同期回落2.27个百分点。其中,畜牧业实现“八增一降”,总体发展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分畜禽种类来看,禽蛋总产量353吨,增长12.1%;家禽存栏20.97万只,出栏1.08万只,分别增长27.4%、7.1%;羊存栏1.42万只,出栏0.26万只,分别增长10.1%、2.3%;牛存栏0.37万头,出栏0.06万头,分别增长11.3%、1.6%;生猪存栏4.96万头,增长29.0%,出栏1.07万头,下降7.1%。
从二产看,一是工业生产降幅收窄。第一季度,工业增加值下降10.6%。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48.6%,比1-2月份收窄8.5个百分点;规下工业下降8.7%。疫情对工业生产带来的短期冲击正在逐步恢复,随着国际疫情防控的好转,工业生产在第三季度有望“转正”将是大概率事件。二是建筑业生产小幅遇冷。建筑业增加值完成1157万元,下降10.7%。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逐步开工及工程进度的加大,建筑业回温指日可待。
从三产看,一是交通运输网络全面恢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完成1010万元,增长11.9%。二是消费市场回暖解冻。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720.2万元,下降14.1%。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6.1万元,下降18.54%,降幅比1-2月份收窄5.96个百分点。随着县内外疫情防控态势向好,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推进下,3月份消费已经出现回暖迹象。三是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在一系列货币政策支持下,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增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长10.7%。其中,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2.32亿元,增长11.28%;各项贷款余额33.48亿元,增长9.51%。信贷投放力度和规模远超上年同期,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效果逐步显现,为实体经济注入新鲜“血液”。四是财政收支继续吃紧。在疫情防控支出加大和财政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全县财政收支继续吃紧,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4420万元,下降4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31万元,下降51.5%。财政八项支出44540万元,下降5.36%。
(二)重大工程项目陆续开工,固定资产目标可望实现。第一季度,重大工程项目陆续开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7亿元,下降26.5%,比1-2月份收窄54.9个百分点。其中,投资项目完成3489万元,下降47.8%;房地产投资完成2904万元,下降40.5%;高速公路项目完成5296万元,增长22.2 %。在库项目30个,其中,房地产项目7个,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12个,500万元至5000万元投资项目11个。从3月20日开始,随着1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和79个规划实施的各类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可望实现目标值。
(三)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需求将进一步释放。第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13.82元,增长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2.78元,增长3.5%。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需求将释放出来,尤其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线上消费将大幅增长。
二、弱项依存,短板仍短
(一)经济增长依然乏力。第一季度,全县经济受大环境影响,生产总值下降,总量比上年同期减少,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支撑经济增长的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值、房地产业增加值、其他服务业增加值等多项指标增速都有所回落,另外“四上”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发展裹足不前。
(二)工业生产影响较大。食品加工业和商混制造业主要受交通运输、人员流动管控和复工推迟影响,使市场对苹果脆片、食用油及水泥制品需求量减少,导致县内外市场萎缩、订单减少,对全县工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三)项目入库开工受限。因受疫情影响,企业人员不到位,无法提供入库资料,项目入库工作滞后。又加之工程项目开复工滞后,工程建设安装费、设备购置费和土地购置费等方面完成投资额较少,第一季度全县投资额降幅达-26.5%。
(四)限上消费冲击巨大。疫情期间除个别超市、药店、加油站正常经营外,其它基本处于停业状态,对全县消费品市场造成巨大影响。目前,全县共有限上企业6户。按行业分类看,批发业(步天医药)零售额下降20.49 %;零售业(永嘉商贸和双虎家私)零售额下降1.3%;住宿业(正宁宾馆)零售额下降79.74 %;餐饮业(舒心源餐饮和凯悦餐饮)零售额下降46.84%。
三、判断预期,明确目标
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计划完成24.87亿元,增长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计划完成5.31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计划完成1.97亿元,增长6%;第三产业增加值计划完成17.59亿元,增长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划完成32628元,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划完成11499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29.9亿元以上,增长9%。规上工业增加值计划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计划完成22亿元,增长7%。
四、给力加油,强力推进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当前,全县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各行各业一定要铆足干劲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各乡镇、各经济主管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有序推动复工复产,落实落细产业政策,努力打造“动脉”强劲、“血液”舒畅、“肌体”健康的产业、市场、经济社会循环系统,培育新的增长点。
(一)稳定工业发展,拓展回升空间。一要强化与金牛公司食品加工量的进度衔接,确保全年产量预期达标。二要继续紧盯核桃峪煤矿入库,以核桃峪煤矿入库支撑工业数据抬头。三要在重点企业和地方企业因疫情影响,欠账较大的情况下,通过摸排捞底,对已达到规模以上工业标准的企业深入调查研究,想方设法促其入库。四要加强对重点企业运行监测,坚持“一企一策”,推行“一线工作法”,主动深入企业面对面现场对接,确保第一时间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协调解决企业用工需求、资金短缺等问题,推动企业尽快扩能增产。
(二)深挖需求潜力,促进市场消费。积极调整运营模式,促进商贸消费在疫情结束后尽快恢复并提质扩容。以智能化为导向,做好消费业态创新,及时补足短板。积极调整运营模式,从传统的线下服务逐步转为线上服务,不断加强5G技术应用场景搭建,为新消费提供硬件支撑,促进5G技术为支撑的终端消费。提倡和鼓励新兴消费方式和内容,推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教育、网络娱乐等方面的消费增长。以服务为导向,确保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深入挖掘市场潜力,分行业精准施策、高效服务,落实省、市、县出台的一系列财税金融、扶持补贴政策,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进一步扩大消费规模,想方设法弥补欠账,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第三产业的影响。
(三)攻坚重大项目,扩大有效投资。一个重量级的项目可以振兴一方经济,一个标志性的项目可以改变一座城市,全县上下要牢固树立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出,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增长理念,增强大局意识,加快形成全县上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带着“敢打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发起冲锋,在战鼓声中坚决打赢重大项目攻坚战。一要做好项目储备扩大有效投资,围绕十大生态产业和全县优势资源,精心谋划既保今年又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积极向上衔接项目和争取扶持政策,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招商方式,争引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充实项目库存,扩大投资额度。二要加大在库项目开工建设力度,确保资本在哪里,项目就在哪里,优势团队在哪里,我们的战旗就要飘扬在哪里,同志们就要挺进到哪里。三要抓续建项目开工建设,县列重点项目未入库的要按照重点项目清单,靠实包抓责任,重心前移,服务企业,抓项目进库手续完善,推动续建项目应入尽入,应统尽统,补齐投资差额。四要抓新建项目开工建设,定期召开项目工作协调会议,包抓领导经常深入项目工地现场办公,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问题,督促加快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最大限度地为市场主体松绑,为项目建设助力;全面落实“一网通办”,为项目建设提供绿色通道;加强协调服务,帮助解决选址、征地补偿、拆迁安置、用水用电等问题。特别是对交通、水利、城镇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前期工作,全力促开工、赶进度、扩投资、保完成。
(四)紧抓企业培育,确保应统尽统。一要稳住在库企业数量。县工信、商务、住建、文旅等主管部门针对在库企业,要加强运行监测,密切关注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环保等问题,确保在库企业保持稳定生产经营,改变“入少退多”状况。二要加快四上企业入库进度。加强“四上”企业相关政策的宣传和服务,坚持问题导向,做好重点帮扶,加强部门联动,充分调动企业入规积极性,着力破解企业入规难题,以更多的入库企业、更大的经济增量来弥补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三要大力培育新的增量。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持续抓好“四上”企业培育工作,统计部门健全完善“准四上”企业对象库建设,充分利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相关资料,摸清重点对象,加强重点监测、重点支持、重点培育力度,从而以增量促增速。
(审核:门辉)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