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正宁县“四项措施”推进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30 17:31:48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正宁县针对教育质量下滑、优质生源外流问题,深入分析、正视问题,狠下决心、对症施策。一是提信心、出政策。书记、县长带头抓,下沉学校,一线听取意见,凝聚各方共识,直面问题抓、大刀阔斧改,向全县释放出大抓教育的强烈信号,重拾家长、社会信任支持教育信心。制定《教育质量突破提升方案》及考核奖惩、生源管理、校长选聘等“1+8”方案,出台“强教30策”,启动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优+”工程,县内36所学校签订结对提升和委托管理协议,有效激发了教育发展活力。二是聘校长、留生源。开展“校长选培种子工程”,为正宁一中公开选聘名优校长,起到了“撒下一粒种,培育一片林”的效应。着眼解决正宁教育“麻袋片上绣花”的问题,从提供优质教育公共产品入手,以师留生、以奖留生、以质留生,在一中高一级设6个实验班、2个俄语班,配最强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向社会公示宣传,鼓励吸引前400名学生中的340名留在县内高中就读,优质生源外流人数减少了77%,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大量正宁籍学生陆续回归正宁就读,职普比例正在回归合理结构,越来越多家长信任心理逐步回归,社会各界热议关心教育、支持发展教育的氛围日益浓厚。三是强队伍、提水平。调整优化各学校领导班子,对接天津市北辰区名优学校与县内20所学校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为县城学校公开遴选教师45名,引导县城13名优秀教师赴农村学校支教,签约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名、优秀应届本科生5名;邀请省教科院专家示范培训、现场指导,开展同课异构、听课评课、校本培训和“走教帮扶”“送教下乡”“名师带动”“青蓝工程”等活动,广大教师的业务能力、专业素养和教育理论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四是严抓管、明赏罚。书记、县长带头联校蹲点,解剖麻雀、解决问题;分管领导和教育局班子成员跟班、跟操、跟餐,一线抓管、督促落实;学校校长及班子成员全员代课、听课评课、示范引领,严格落实教育工作考核办法、校(园)长末位淘汰、教师末位降格分流等制度,向管理要质量。提高班主任津贴、超课时津贴和教育教学成果奖励标准,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县财政列支165万元表彰奖励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优秀教师、优秀学生,社会各界热议关心教育、支持发展教育的氛围日益浓厚,教育被动局面初步扭转。

(岳理理)


分享到: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