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县实施“七大行动”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是实施教育布局优化行动。针对城区“择校热”“大班额”、农村“空心化”等问题,结合城市规划建设,积极筹建正宁一中迁建、南苑小学、南苑幼儿园新建项目,增加城区学位6500多个,为山河初中新建教学楼一幢,全面解决城区学校学位紧张、“大班额”问题;严格执行城区学校划片招生制度,严禁跨区域招收优质生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逐步撤并农村50人以下小学3-6年级,保留行政村教学点,避免农村学校“空心化”问题;稳步推进乡村高中、初中撤并,原则上县城保留1所高中,乡镇保留1所初中,打造中心乡镇中学,整合教育资源,提升办学水平。
二是实施职称评聘改革行动。针对城区教师职称评定难,高级职称教师不带课,出工不出力,甚至“一身两制”等问题,将今年中、高级职称评定名额的60%向县城学校倾斜,解决城区教师职称评定难问题;实行职称县管校聘制度改革,打破“一聘定终身”的僵化格局,将不带主课或不带课的高级职称教师按低一级职称聘任,落实岗位职称工资和绩效工资制度,解决高级职称教师不带课、不带主课、不上班等问题。
三是实施教师专业成长行动。针对教师力量不足、业务能力不强、素质不高等问题,采取签约一批师范生、招聘一批特岗计划教师、面向全市选调一批在职教师、择优招录一批临聘教师等措施,补充教师180名,解决教师短缺问题;为县城各学校招录教师60名,将师德师风良好、教学成绩优异的教师免试正向流动到县城学校,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分学科开展全县“教学大比武”活动,对成绩优异者给予表彰奖励;依托国培计划等培训项目,通过岗前培训、外出学习、网络研修、校本培训、“师徒结对”等方式,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专业能力,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四是实施学校管理提质行动。针对学校管理不精细不规范、管理水平不高、教师教非所学等问题,分3批组织基层学校108名管理人员分学段在正宁一中、山河初中、山河小学等县域内优质学校跟岗学习,选派年富力强的城区学校班子成员到乡村或薄弱学校挂职锻炼,解决学校管理层专业不专、专责不专、专能不专的问题;落实学校班子成员上讲台、带主课、听评课,全员参与一线教学教研工作制度,加强教师教学过程常规管理;树立“质量兴校”理念,组织教师认真研究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育质量;以人定岗、以人定编,科学统筹配置编制资源,打破学校、学段界限,分批次进行调整,确保所有教师学尽其用、人岗相符。
五是实施学校硬件达标行动。针对学校教学设施落后、安全隐患多、教育信息化设备短缺等问题,实施冬季清洁取暖改造项目,完成中心小学以上学校电采暖改造;实施塑胶操场硬化和水冲式厕所改造项目,为永和镇上南小学等6个学校硬化校园及运动场,为苟仁九年制学校等4所学校新建水冲式厕所;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投资165万元建设初中控辍保学和学生学业素质评价系统,投资197万元为6所学校规划“三个课堂”(传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分别建设校级平台3个、主讲室22个、听课室16个,购置交互式多媒体设备26个;补充学校音体美器材430套,为课后服务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
六是实施教育减负增效行动。针对家长学生课业负担较重、校外培训机构管理不规范、学校检查较多影响正常教学等问题,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要求,优化作业设置,加强课后服务管理,确保学生在学校能完成家庭作业,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不早于家长下班时间,切实减轻家长负担;规范各类学校检查评比活动,凡是针对学校开展的工作检查评比活动,未经教育主管部门同意的,一律不得进校园;非教育教学领域的检查活动,原则上不得要求校长陪同汇报,切实减少对学校工作不必要的干扰,让学校全力办学、教师精心教书、学生安心学习;将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规范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办学行为,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七是实施教育评价导向行动。针对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不公正、学生流失严重、行业不正之风等问题,健全完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师奖惩、班主任考评、校长考核机制,每年坚持召开县乡两级教育大会,集中表彰一批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奖优罚劣、末位分流,全方位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热情和工作激情;每年对全县高考文理科前3名学生给予奖励,对中考前200名,且在县内高中就读学生给予相应奖励;大力整治教育行业不正之风,严肃处理违法违纪行为,严惩“害群之马”,维护教师队伍纯洁性,真正让能教学的教师有舞台、教好学的教师有地位。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