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县认真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 奋力开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市委第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后,正宁县委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召开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大会精神,按照市委总体部署要求,围绕“十四五”目标任务,立足具体发展实际,准确把握形势,不断完善发展思路,积极主动融入全市发展新格局,立足优势、找准定位,持续发扬苦干实干的作风,奋力开创全县“十四五”发展新局面。
一、着眼凝聚共识,分级分层抓学习、理思路。坚持县委常委会带头,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及时传达学习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对全县学习宣传贯彻市党代会精神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各乡镇、各部门相继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确保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及时传达到每一个党支部、每一名党员干部和群众。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把学习市党代会精神作为重点内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示范,积极研究制定本乡镇、本部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方案,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宣传宣讲活动,努力营造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浓厚氛围。坚持把学习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县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融会贯通起来,认清发展定位,明晰发展目标,查找短板不足,进一步完善修正改进正宁的发展思路和措施办法,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围绕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提出的宏伟蓝图和部署的重点工作,列出任务清单,细化任务分解,与做好当前工作、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谋划好明年工作结合起来,围绕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产业培育、乡村建设、民生实事、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扎实开展“准备之冬”十大系列活动,争分夺秒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推动了市党代会精神在正宁落地生根、见到实效。
二、着眼乡村振兴,精准施策固成果、促振兴。持续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扎实开展困难群众关爱服务、“百企兴百村”、乡村振兴“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等行动,持续深化拓展对口帮扶成果,深入开展,制定“一户一策”帮扶计划401份,落实帮扶措施2630多条,帮办实事425件,引导社会力量捐资捐物223.7万元,守住了规模性、行业性返贫底线。坚持“三农”工作基础地位不动摇,大力实施合作社规范提升工程,培育省市龙头企业4家、示范合作社10个、家庭农场8个,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施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坚持拆危治乱排险行动和灾后恢复重建相结合,深入开展村庄规划建设、村组道路通畅、农村便民服务提质、农房宜居品质提升“四大行动”,编制完成20个乡村建设示范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持续强化村庄风貌管控,一体推进维修、拆除、重建、整治工作,创建文明村镇23个,美丽庭院、示范户160户,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三、着眼体系构建,三产融合提规模、增效益。坚持以农业现代化、工业绿色化、文旅融合化“三化”并进为方向,按照“育龙头、扩产能,建集群、增实力”的思路,全力协调华能公司加快核桃峪煤矿后续工程建设进度,有序推进正宁电厂建设,做大做强煤电能源、建材建筑、食品加工等现代工业;坚持市场导向、模式赋能,大力实施丝路寒旱优势特色农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做大做强做优肉牛、生猪、苹果产业,集中力量建设高品质苹果基地、万亩高水平设施蔬菜基地,着力提高土地单位产值和产品效益,实现农业产业规模效益倍增目标。着眼做实县城、周家工业园区“两个平台”,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建设园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及标准化厂房,提升园区集聚度和承载力。着眼做活商旅文体系,加快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建设城镇物流配送中心,深化电商进农村行动,加快建设子午岭康养小镇,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倍增”效应。
四、着眼动能培育,全力以赴夯基础、优环境。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聚焦弱项短板,着眼完善交通、水利、能源“三大体系”,实施出境通道提质改造、水流域综合治理、农村电网巩固、“气化正宁”四大工程,让正宁的发展基础更加稳固、发展支撑更加有力。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全力以赴争取项目,计划投资15.64亿元,实施县乡道路、农村公路、川塬连接道路提质改造项目897.8公里;计划投资27418.46万元,统筹推进河堤加固、河道疏浚、沟道防洪、水库清淤、水土保持等工程;新建10千伏线路59千米,与核桃峪煤矿建立长期制度化煤炭保供机制,加快推进正宁通用机场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健全生态保护机制,强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转变思想观念,狠抓“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力争95%以上事项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不来即享”。瞄准行业链主企业,强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好企业、好项目。深入开展市场主体培育行动,量身制定扶持政策,建立政银企对接机制,认真落实各项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非公经济人士制度,支持鼓励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真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五、着眼民生改善,坚持不懈解民忧、增福祉。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优化教育布局,加快推进正宁一中迁建、南苑小学、南苑幼儿园项目建设,改造提升农村薄弱学校,不断改善城乡办学条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深入实施“三优+”和“优教庆阳”工程,加强专家型校长队伍建设,加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培养引进力度,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共同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健全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完善重大疫情应急处置机制,加快县医院医技楼、感染科楼建设、中医院重点科室改建和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项目建设,加大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引进力度,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注重物质和精神同步提升,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开展“欢乐城乡·魅力正宁”等文化惠民活动,加快全民健身中心和登山骑行健走步道建设,实施红色革命文物修复保护利用及展示工程,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创建评选工作,打造崇文厚德、开放包容的文脉正宁。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