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正宁县“四化四创”引才汇智激活县域发展新动能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3-27 11:26:50 浏览次数: 【字体:

正宁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把人才作为强县域第一资源,牢牢把握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关键环节,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人才创新创业,为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一、着眼“精准化”,创优政策用心引才。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系统性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才工作体系。落实党管人才责任。坚持把人才工作纳入县委重要议事日程,及时优化调整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明确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职责,将人才工作纳入各乡镇、部门单位党建工作和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内容,形成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机制。强化政策支撑引领。着眼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教育振兴等现实发展需求,动态完善“六支人才”队伍信息库、全县副高级职称人才信息库,制定《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实施意见》《正宁县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急需紧缺人才工作实施方案》《正宁县陇东早胜肉牛“千人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确保人才引得进来、培育得好、用得其所。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坚持开放导向,通过顾问指导、短期兼职、技术联姻、退休返聘等形式,柔性引进医疗专家7人次;通过公开招聘,引进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5名,为教育部门招聘高层次管理人员1名、急需紧缺教育教学人才6名;通过开展“三支一扶”、大学生进企业服务等方式,吸引174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服务,有效缓解了重点领域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技能不强等问题。

二、着眼“精细化”,创优合作精心育才。按照“培育高端人才、普训技能人才、储备优秀人才”的思路,深入实施人才培育工程。重视人才培育。采取专题培训、选派调训、研修学习、在线教育等方式,培训党政人才、专技人才、农业实用人才等各类人才2万多人(次);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人才交流,选派1200多名党政、教育、医疗、科技、妇女干部人才赴天津北辰挂职锻炼、考察学习,有效提升各领域人才的能力素质。突出专技提升。聚力培育本土实用人才,县医院、中医院采取联合办院、科室共建等形式,与省内外医院建立技术协作关系,培养骨干医疗人才20余人,有效解决了医疗行业领军人才匮乏问题;山河小学、山河初中等学校与天津四十七中等32所名校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广泛开展教研教改和教育教学合作,开展“校长选培种子工程”,有力助推了教育质量突破提升。创新方式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探索建立党政人才“订餐训”、社会经营管理人才“点餐训”、专业技术人才“套餐训”、高技能人才“加餐训”、农村实用人才“快餐训”、社会人才“配餐训”的培训模式,科学设置培训班次和相应的教学课程,全面提升人才专业素养。先后举办各类人才培训班20多期,培训人才900多人次。

三、着眼“实践化”,创优平台放心用才。遵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坚持人才引领、项目跟进、产业联动、平台聚力,实现“才聚产兴”。搭建作用发挥平台。紧盯全县“两大县、两基地”产业发展目标,围绕肉牛、生猪、苹果、蔬菜主导产业,着力强化“产业基地+专家人才+农业实用人才”“龙头企业+技术人才+科技特派员”等人才对接模式,有序引导寿光蔬菜、东方希望、鑫乐肉牛、陕果集团等10余家产业领军企业,带领全县30多个种养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温室大棚、生猪繁育、肉牛育肥、矮砧苹果建园等种养技术,带动全县现代农业发展迈向高端。构建技术指导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共赢,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单位开展交流合作,柔性引进种养殖专业技术团队5个,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同时,论证申报了正宁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设施蔬菜培训省级重点人才项目,为广大人才更好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多支撑。组建服务团队平台。充分发挥名师、名医、名技在示范引领、成果转化、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由教育、医疗、科技等23名专家组建服务团队5个,争取省、市“三区”科技人才服务团队3个,调动优秀人才进村组(社区)、企业、学校、医院开展技术指导、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服务活动,引导各类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近两年来,组织开展各类服务活动60余场次,服务群众2万人次,有效帮助基层破解服务难题。

四、着眼“人性化”,创优服务真心留才。积极转变人才观念,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为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强化服务保障。认真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由县级领导一对一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学科带头人、行业领军人才,县直各相关部门单位分类联系服务本行业专家人才,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座谈交流,通过领导干部与优秀人才沟通联系“面对面”,实现联系服务优秀人才“零距离”。注重关心关怀。积极开展优秀人才走访慰问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问题,示范调动全县各层级人才干事创业。


分享到: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