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正宁县祛除病根拔掉穷根

作者:师正伟 张宁刚 来源:县外宣办 发布时间:2016-11-18 08:51:00 浏览次数: 【字体:

  正宁县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围绕如何帮助因病致贫群众摘掉贫困的“帽子”,采取“四下”工作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的助推作用,精准施策,走出来了一条帮助因病致贫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让党员和干部下去,摸清底数,把致贫原因“找”上来

  去年后季,正宁县抽调56名懂技术、素质硬的党员干部及职工,组成10个“大病救助医疗调查小分队”,分别由骨干党员带头,分赴全县10个乡镇94个村开展调查摸底工作。为了彻底把情况摸清,调查小分队逐户上门了解情况、采集信息,准确识别了因病、因智、因残“三个方面”的贫困人口,为因病致贫的513个贫困人口按户分类建立了县级、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贫困户“四级对应”共享的扶贫电子信息档案,将家庭状况、新农合参保、病因病情、日常用药及医疗费用报销等12项内容全部录入扶贫电子信息档案,并实行了“三级”(微贫“一级”、较贫“两级”、贫困 “三级”)网格化动态管理,初步建立起了因病致贫人员“数据库”,形成了到户到人的医疗卫生精准扶贫电子化管理体系,为对症下药施救、精准施策脱贫奠定了扎实基础。

  让专家和设备下去,精准施策,把帮扶措施“定”出来

  为了就地实时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价廉高效的医疗服务,正宁县抽调县级骨干医师、学科带头人,组建了3支“巡回医疗服务队”,每月确定5天时间,携带B超、心电图、血糖仪等医疗器械,深入村、组对65岁以上老人、高血压、糖尿病、0-6岁儿童和孕产妇等重点管理人群进行义诊、免费体检和回访,指导用药和食疗保健。同时,探索推行了“六个一” 精准医疗办法,制作了党员联系贫困户爱心卡,开辟了贫困对象优先就诊绿色通道和急救热线,打造了15分钟医疗就诊服务圈,真正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医疗保健在家庭”的服务目标。

  让政策和保障下去,打包兜底,把医疗费用“拿”回来

  正宁县积极探索推行了“住院 门诊报销 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对个人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通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赔付和医疗费用补助外,剩余费用在5000元以上,符合规定的给予民政大病救助,确保患者自付费用比例不超过10%。同时,采取摆摊设点集中发放、进村入户签字确认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开通了“医疗扶贫绿色通道”,实行“先治病后结算”办法,建立与平安保险公司、民政大病救助数据共享互通的网络服务平台,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住院的患者,在享受政策报销的基础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再次提高5%,将各项大病求助扶持政策“打包” 兜底,最大限度的释放政策“红利”,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部门联动、快捷高效、科学合理的医疗费用结算补偿机制。

  让技能和产业下去,部门联动,把贫困群众“帮”起来

  正宁县着眼于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广泛发动和深入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掌握一技之长,走上致富增收路。结合五顷塬、三嘉乡群众山川林缘土地较多,但群众居住分散、卫生防疫条件落后的现状,积极推广黄芩、党参、柴胡等中药材种植,形成特色产业,增加经济收入。在宫河、榆林子、周家等地形平坦、人口居住相对集中带,大力发展苹果、玉米等农作物种植的同时,积极推广健康生活方式,认真落实“村级三件事”(刷写健康文化墙、举办“健康沙龙”、 推广15项中医适宜技术),让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解决群众疾患、助推精准扶贫的“新引擎”。

(编辑:高亚宏)

分享到: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