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正宁县注重“激活内力”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作者:刘梦斐 丁新光 来源:县委办 发布时间:2016-12-07 10:04:00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以来,正宁县始终把整体脱贫的着力点定位在产业开发上,注重激活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促进贫困人口多元增收,充分调动贫困群众脱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脱贫攻坚成果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和巩固。

  一是围绕“怎么干”优化产业布局。着眼“打造西北绿色农产品加工贸易区”的战略构想,围绕绿色农产品生产贸易基地建设,全力构建“以塬面苹果烤烟为主导、川区菜药苗木为支撑、林缘草畜养殖为牵引”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四大优势产业集中区(宫河塬、永和塬、三嘉塬优质苹果区,宫河塬烤烟集中优势区),建设四大特色产业示范带(嘉峪川彩叶苗木繁育示范点、四郎河川绿色露地瓜菜示范带、支党河川生态中药材示范带、林缘乡村规模养殖和苗林结合示范点),产业开发效益不断提高。

  二是围绕“干什么”,多元增收致富。一方面,培育富民产业就地致富。在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先由群众自下而上选择致富产业,随后政府对接群众需求布设配套项目,成功探索推广了“果烟(果药)套种、果沼畜循环、窑洞养羊(牛)、林下养殖”以及“家庭农场、山庄牧场、合作组织、产业基地、大户能人 贫困户”等产业经营新模式,全年新栽苹果4.6万亩、苗林6.9万亩,种植烤烟2.6万亩,种植绿色露地瓜菜和设施瓜菜9.5万亩,新增规模养殖户300户,辐射带动1023户贫困户发展窑洞养羊,仅产业经营收入就占到了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的65%以上。另一方面,加强技能培训输转致富。通过整合就业技能、岗位技术、创新创业和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教育等培训项目,注册“阳周汉子”“陇原月嫂”、申报“泥阳绣女”等劳务品牌,积极开展了订单培训,使7620名贫困人口获得了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贫困户技术技能培训实现了全覆盖,年输转劳动力5.28万人,劳务收入占到了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的20%以上。

  三是围绕“用啥干”,资金优先保障。针对贫困群众存在发展产业资金不足、支持力度不大的问题,通过积极引导金融部门全程参与入户调查和各类扶贫项目的规划、设计及实施,探索创建了互助金融、金融支持产业链、“点到面”金融信贷全覆盖、担保抵押贷款、整村产业贷款等“五种金融服务模式”,并将村民信用等级与整村信用等级进行捆绑,通过“两议一监督”机制民主评议拟贷款农户名单,建立了银政合作平台,让有贷款需求的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都能贷到款。同时,结合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发放,引导新型合作组织推行“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大户 贫困户”发展模式,累计受益贫困群众2.76万人。

  四是围绕“帮什么”,服务全程跟进。先后组建苹果、草畜、苗林等产业联合会5个,成立产业有偿技术和劳力服务工作队212个,使经营不充分和无力经营但有意愿发展产业的群众和新型经营主体有了技术、劳力服务保障,在发展主导产业和转移就业中实现了产业和劳务两增收、两不误。据统计:目前全县7313户贫困户发展苹果的达到50%以上,发展苗林的达到38%,发展养殖的达到20%,基本实现了每户至少有一个主导产业。

(编辑:高亚宏)

分享到: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