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正宁: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教育质量提升见实效

作者: 来源:正宁融媒 发布时间:2023-08-17 08:55:06 浏览次数: 【字体:

正宁县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研找根源,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全县教育质量提升见实效。

0133b022966e4ed1851f280cf5bc90d3.png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正宁县全力实施“教育优先”战略和“教育提质”工程,县委、县政府适时召开县委书记专题会、县长办公会,听取教育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定点联系学校制度,重点围绕机构设置、领导配备、编制管理、岗位设置、经费保障等方面内容,采取听、看、查、访等方式,对全县所有学校进行了全覆盖实地调研,真实掌握翔实的一手资料,全面摸清教育现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教育发展的激励政策和务实举措,为全县教育质量提升树立了鲜明导向,奠定了坚实基础。

正宁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冯建辉说:“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教育质量提升作为加快正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狠下决心、全力抓促,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和坚强领导下,全县教育工作紧扣教育质量提升这一中心,强弱项、补短板,聚合力、挖潜力,办学理念、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基础设施等方面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学校校风、教风、学风日趋浓厚,干部群众关心支持教育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2023年全县高考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中考和小学质量检测提升明显,一举改变了被动局面,为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正宁县坚持旗帜鲜明抓教学、狠抓质量促提升,创建特色树品牌,修订完善了以正向激励为杠杆的教学评价方案,建立了质量提升机制,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优化了教研队伍力量,提升教师线上教学能力,夯实了教育健康稳定发展“基石”。全县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2023年高考重点本科和普通本科进线率实现了历史新突破。

“我们严格执行绩效考核奖励制度,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思想,充分体现责重多酬、多劳多酬、优绩优酬原则,积极发挥职称评审‘指挥棒’作用,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破格晋升等政策,在全校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全面落实减负要求,让教师一心一意教书、学生专心致志学习。”正宁一中教师甘会英说。

信息化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两年来,全县投资1006万元,更新升级了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加快了教育专网建设进度,实现了“万兆到县、千兆到校、百兆进班”网络全覆盖。全面推广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资源运用,持续开展智慧教研,深度构建智慧课堂,大力培育智慧名师,着力构建智慧校园。目前,全县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三个课堂”覆盖面不断扩大,科创教育、创客教育加速推进,智慧管理平台正在普及,充分保障了教育信息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师德师风是教育行风的直接体现,也是人民群众反响强烈的焦点。正宁县出台了《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开展了“情怀教育”,厚植“视学生为亲子弟”的理念,师德师风建设实现了制度化、常态化。实施“青蓝结对帮扶工程”,加快了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实施“三优+工程”,充分发挥了“领头雁”作用,专业化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山河初中教师曹金星说:“县财政每年补贴515万元的课后服务费,按时发放每月500元的班主任津贴,让教师有荣誉、得实惠,心无旁骛钻研业务,凝心聚力教书育人。”

“四美校园”引领教育发展高品位。在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正宁县开展了“美丽校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各学校积极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提升文化育人效果,努力打造“校园环境优美、校园文化雅美、师生风貌和美、育人活动精美”的“四美校园”,让校园成为师生的生态花园、教学乐园、精神家园,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新坐标。广泛凝聚家校社三方合力,构建“四位一体”的育人新格局,形成强大的协同育人“磁场效应”,以教育高质量发展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分享到: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