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县:持续精准发力 助春耕促增收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时节催农人。为持续巩固和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高度融合,强化“党建铸魂、推广为民”党建品牌,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开春以来,正宁县农业农村局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抢抓农时,早安排、早部署,坚持“四个突出”、“四个做到”,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力做好农作物田间管理和春耕备耕工作。
(一)突出早字当头,做到重点工作谋划到位。坚持早字当头,立足保面积增产量,抢先抓早,提前谋划,全力保障全县春耕农业生产顺利开展。一是统筹做好春耕备耕物资储备。积极争取项目配套物资调购储备力度,并组织技术人员严把质量关,确保全县春耕物资充足。至目前,累计调购有机肥60吨、农药2吨、农膜300吨。二是提早落实顶凌覆膜面积。春节前即组织党员技术干部深入乡镇村组调查摸底,规划创建“12345”旱作农业单产提升示范片(点)(即:四郎河川区万亩示范片1个,宋畔-伍畔-高红、西渠-孟河-龙咀子2个5000亩示范片,董庄-李家川-蔡峪、月南-韩坳-柴桥子、松树坪-关川3个2000亩示范点,佑苏-冯柳、刘堡子-王沟圈-东龙头-纪村、苟仁-西沟、后坡-狼牙洼4个1000亩示范点,东关-松树、南住-堡住-友好、长乐塬、宫河-东里-西里、西头-南邑5个500亩示范点),总规划面积5万亩。目前,全县已完成顶凌覆膜面积3800余亩。三是积极开展废旧农膜“以旧换新”工作。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通过微信公众号、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宣传示范,不断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对农膜回收行动的认识,充分调动广大群众捡拾地膜的积极性,引导其转变思想观念,认清农田残膜的危害,及时清理废旧残膜,前往地膜回收网点进行“以旧换新”。确保耕地不受污染,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突出增产增效,做到稳粮措施落实到位。结合正宁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冬春田管、“三情”监测等措施全力保证粮食生产面积只增不减,产量稳定提升。一是持续抓好正宁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开春以来,县农技中心持续开展土壤普查工作。及时召开土壤普查工作推进暨技术培训会,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重点工作、责任分工、进度安排、保障措施。安排18名质控普查员,组建五个采样小分队,放弃周末和节假日,加班加点,推进外业调查采样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顺利开展。二是加强冬春田管。目前,小麦正值返青起身期,春季麦田管理进入关键阶段。县农技中心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对我县西坡、永正、榆林子、宫河、周家、永和等乡镇小麦、油菜墒情及病虫情进行了调查,并制定相关生产建议,提醒农户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有效预防早春冻害,及时做好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
(三)突出点片结合,做到示范推广服务到位。围绕中药材标准化种植、顶凌覆膜、绿色防控、耕地质量提升等工作,按照“抓点带面促推广”的工作思路,实行示范点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包村抓点”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每人每月至少深入乡镇村组开展技术服务15天以上;成立专业技术服务队,建办各类农业示范点,开展农业实用技术集成试验示范推广。计划建办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复种马铃薯等农业示范点5个以上,充分发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一亩多收、稳粮增收、一种多效、用养结合”技术优势,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种植,实现稳粮增豆、提质增效,保障全县粮油安全。
(四)突出技术指导,做到惠农政策落实到位。积极宣传、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业保险等各项惠农政策,扎实开展技术服务,全力保障粮食安全。一是开展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积极开展退化耕地治理及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持续加大农家肥、商品有机肥推广及使用力度,示范推广生物菌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一系列新技术,提高土地产出率。全县计划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42.5%以上。同时,按程序及时将2024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到位。二是坚持农作物绿色防控。加大群众科学用药培训,巩固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成果,全面抓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工作,扩大示范引领效果,提升绿色防控水平。年内计划完成统防统治44万亩(次)以上,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达到42.5%以上。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