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乌鸡养成大产业
正宁县黑凤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高勇在鸡棚内一边查看黑凤乌鸡的生长状况一边说起了自己回乡创业养殖乌鸡的经历。
1995年高考落榜后,高勇毅然走上了打工谋生的道路。2008年,在外打工的高勇发现绿壳乌鸡蛋在市场上销路非常好,长期供不应求,就有了回乡办养鸡场的念头。在一番深入的市场调查后,高勇把家里积攒下的3万多元钱作为投资资本,腾出自家的3间房子,搭起3件简易鸡舍,养了500只乌鸡。因为不懂乌鸡养殖技术和防疫知识,加之缺少实践经验,不到一个月500只乌鸡大部分都死了。
面对失败,高勇深深地体会到,要想在养鸡行业中站稳脚跟,必须精通乌鸡养殖技术。于是他订阅了《禽业导刊》《甘肃畜牧兽医》《农业科技与信息》等养殖报刊、书籍,闭门苦读,弥补自己在知识和技术上的欠缺。为了增加实践经验,高勇先后前往西安、杨凌等地拜师学习乌鸡养殖技术。
与此同时,高勇东拼西凑了8000元,又买了500只乌鸡精心喂养。这次,靠着科学的养殖方法和自己学到的经验,高勇的乌鸡成活率达到了97%,当年年底,收入就达到了1万元以上。
2009年,高勇在榆林子镇小寺头村开发区,租赁了近7000平方米土地、投资145万元,建起了正宁县陇鑫家禽养殖厂。2010年2月,高勇联合村上高效峰等6户农民以养殖厂为依托,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正宁县黑凤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通过“订单 农户”形式,向周边贫困户无偿提供鸡苗、饲料、开展培训和养殖技术指导,并提供产品回收等服务。合作社还建成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1座,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乌鸡养殖,参社农户户均养殖乌鸡1000只、年销售收入30万元、净收入10万元,帮助12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养殖户杨小林说:“以前我们一家一户的养殖,遇到很多难题,由于不懂技术解决不了,合作社成立后直接把技术送到家,现在家里养鸡不愁销路,收入也好,大家都愿意跟着高勇干。”
提起今后的打算,高勇说以后准备以销售和招商引资为切入点,吸引外地客商投资,建立乌鸡产品深加工公司,用工业化的理念来发展乌鸡养殖产业,建起蛋盘厂、饲料厂、种鸡厂,打造产业集群,推进乌鸡养殖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扩大乌鸡产业链,带动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
(编辑:县政府办)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