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县西坡镇:以项目建设之笔 绘就发展新画卷
今年以来,西坡镇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能,精心念好“谋、建、管、用”四字诀。全镇上下知重负重、加压奋进、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在项目建设上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组织实施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领域6个项目。同时,精心谋划储备了5类6个镇域发展重点项目,预估总投资达1.6558亿元,一幅镇域蓬勃发展的壮美画卷正徐徐铺展。
谋字当头:精准布局,锚定发展航向
西坡镇作为城郊与林缘兼具的乡镇,立足自身实际,因地制宜、顺势而为、据实谋划。以民生改善和产业发展为导向,精心筛选并谋划了一批“小而精、快而实、惠而广”的项目,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今年共实施政府投资类项目6个,总投资1175.75万元,成功撬动社会资金454万元,充分发挥了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同时,积极推进招商引资类项目,成功签约3个项目,签约资金达2661万元,到位资金1701万元,为镇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建字当先:高效推进,铸就精品工程
西坡镇始终秉持“项目为王”的理念,建立了“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高效工作机制,有效保障了项目前期工作的快速推进,确保项目实施过程顺畅无阻,同时严格把控工程质量与安全。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根基。韩坳村、柴桥子村通组水泥路以工代赈项目,总投资437.4437万元,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该项目涵盖两条主干道,柴桥子村路线长2.242公里,连接侯家山组与村塬面;韩坳村路线长2.328公里,贯通余家川组至塬面,并同步硬化杨园子土桥子路面2511.29平方米。道路采用“18cm混凝土+20cm稳定土”双层结构,设计荷载公路-‖级,使用寿命长达8年。该项目创新推行“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四维联动模式,开发公益性岗位4个,吸纳103名群众务工,其中脱贫户及低收入群体占比82%。截至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90%,累计发放劳务报酬122.3万元。同时,推行“农忙务农、农闲务工”弹性机制,开展施工技能培训3期,受训群众达86人,培育了一批本土技术队伍。产业路硬化项目总投资98.2万元,新修水泥混凝土道路4.063千米,硬化面积9820平方米;月南村入户路硬化及排水建设项目总投资42.92万元,新建入户路混凝土硬化2842.36平方米、排水边沟142.3米;韩坳村排水渠及环境整治建设项目总投资43.19万元,新排水渠640.3米。这些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水平,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绽放乡村光彩。高红村农文旅融合发展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利用衔接资金57万元,补植风景树700余棵、种植花卉2万余平方米,新建农特产品展销厅2处、电商直播间1个,修建公共厕所、停车场各3处,硬化铺装1300余平方米,维修道沿石、标识牌、安防等基础设施,打造出一个集休闲、旅游、购物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同时,撬动社会资金投资296万元,实施了村庄亮化工程,让村庄夜晚灯火辉煌;高红村群众捐赠20万元搭建石牌坊,成为村庄的标志性建筑;带动群众投资180万余元建成南桥人家等4家特色餐饮店,让游客品尝到地道的乡村美食;带动中农盛邦农业有限公司投资80万元新开发农特产品30余种,建成生产加工销售车间,让农特产品走出乡村,走向市场。截至9月,累计接待游客4.6万人次,实现营收92.4万元,新增就业岗位40余个。预计全年接待游客可达6万人次,营收120万元,成为乡村旅游的新热点。
升级现代农业生态园,助力群众增收。宋畔村四季青现代农业生态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使用县级配套资金43万元对园区基础设施进行升级,完成排水渠维修、场地硬化、新建停车场及公厕等工程。撬动社会资金投入158万元,对大棚及养殖、种植设施进行维修改造升级,全面提升了园区运营品质。2025年,园区预计全年产值超450万元,带动周边100多名群众就近务工,人均增收超0.8万元,村集体经济收益达12.8万元,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管用结合:惠及民生,实现长效发展
项目资产移交后,西坡镇建立了完善的监管维护机制。明确监管主体和责任,定期对项目资产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项目资产正常运行和发挥效益。对于基础设施类项目,安排专人进行日常巡查和保养,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问题。建立项目资产台账,对项目资产的使用情况、维护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为项目资产的长期有效利用提供依据。同时,加强对项目运营的监管,确保项目按照预期目标运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展望未来,西坡镇将继续秉持初心,以坚定的决心和务实的举措,持续优化项目谋划,加强项目管理,充分发挥项目效益,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全县经济发展贡献西坡力量。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