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正宁县:以生态为笔 绘就乡村振兴美好画卷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29 18:10:52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正宁县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双碳”战略,以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福地,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县域治理效能得到显著提升,绿色发展呈现出崭新面貌。

生态工程筑起绿色防护网

正宁县将生态修复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通过大力实施黄土高原塬面保护、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28项重点生态工程,全县累计治理塬面103.9平方公里,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面积234.03平方公里,完成造林绿化6.5万亩。

“塬边种上了固土的灌木,沟道修了淤地坝,水土流失明显减少。”据正宁县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股股长于周刚介绍,截至目前,全县水土保持率提升至61.02%,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0%以上,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显著增强,曾经的“黄土坡”正在变成“绿色银行”。

同时,正宁县深入推进“一村万树”工程,已建成达标村30个、清洁村庄90个,成功创建国家级森林乡村4个、省级森林小镇2个,绿色已成为乡村最动人的底色。

精准治污守护民生福祉

“有一段时间四郎河水小、水浑,现在水流量大了也变清了。水清了,这河就恢复灵气了。”家住正宁县城的赵志强,对四郎河的变化感受颇深。

为守护好群众身边的碧水蓝天,正宁县针对突出环境问题精准发力,深入开展扬尘污染整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专项行动,投资建设四郎河水环境治理、庵里水库水源地保护等30余处水利环保工程。

正宁县水务局副局长姚勇介绍说:“监测数据显示,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连续四年100%达标,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老百姓喝上了‘放心水’。”

空气质量的改善同样让群众获得感满满。“以前冬春换季总有扬尘雾霾,现在出门基本都是蓝天,空气清新,锻炼身体很舒服。”正宁县健身爱好者杨小波说。据统计,正宁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1.3%,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区域环境质量持续稳中向好。

环境整治留住幸福乡愁

“以前下雨,村里低洼处总积着水,出门得蹚泥,现在修了排污管网,雨水顺着渠就排走了,庄前屋后看着清爽干净。”站在西坡镇伍畔村新修的巷道上,村民李彦龙指着平整的路面和墙边的绿植,语气里满是满足。

这样的变化,源于正宁县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从“点上清理”向“系统整治”推进——不仅聚焦污水、垃圾等“关键小事”,更构建起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体系。如今,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2.4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8%,曾经随意堆放的秸秆、农膜变成了可循环的“宝贝”,既解决了环境问题,又为农业发展增添了新动能,农村生态循环发展模式逐步成型。

生态循环的成效,最终落在了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里。“村里都放着分类垃圾桶,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当天就能清走,再也不会乱堆乱放。”山河镇解家川村党支部书记张志伟介绍,“除了垃圾、污水治理,我们还大力推进户厕改造,现在全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普及率达85.13%,安全供水、住房安全更是实现100%保障,村民住着踏实又舒心。”

从黄土坡到绿满塬,再到如今的巷道整洁、绿植错落,正宁县用一项项贴近民生的整治举措,让乡村不仅有“生态颜值”,更有“生活温度”。这份从环境改善中收获的幸福感,既留住了村民的乡愁,也筑牢了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根基,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真切共享自然之美、生活之美。

分享到: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