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县政协推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走深走实
近年来,正宁县政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探索形成了“‘正’好协商·‘宁’聚共识”基层政协协商品牌,推动政协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走深走实,切实发挥政协在基层治理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打造了一个个“群众身边看得见、找得着、靠得住”的政协委员工作室。
党建引领 精准定位履职方向
正宁县政协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按照“党委谋什么、政协就议什么;政府干什么、政协就帮什么;群众盼什么、政协就提什么”的履职原则,采取党政“点题”、委员“征题”、群众“报题”的方式,聚焦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精准化、常态化联系服务。
目前,全县共设立高标准“委员工作室”10个,158名委员下沉到乡镇、村社,广泛走访群众,收集社情民意信息120余篇,上报省市政协56篇,编发《社情民意专刊》7期,被省、市政协采用5篇,以“小信息”彰显“大作为”,推动履职成果转化为民生改善的实际成效。
搭建平台 创新履职方式方法
为增强政协委员履职的开放性与实效性,正宁县政协探索建立“会场+现场”“对话+书面”“线上+线下”等多元化履职方式,广泛邀请群众走进政协、参与协商,提升公众参与度和履职透明度。
农业界委员工作室负责人曹会刚带领群众发展中药材产业,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带动周边30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超万元;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界委员彭小梅成立颐福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为五保老人及困难家庭提供心理咨询、家政服务等一站式服务,吸纳就业50余人,月均收入2000元以上,切实让群众感受到“政协就在身边、委员就在身边”。
严把程序 夯实协商议事基础
正宁县政协坚持“不调研不发言、调研不透不建言”的原则,积极探索“1+X”履职模式,即1名政协委员对接若干界别群众,推动政协协商服务基层治理工作。
经济界委员路芳民积极践行“业润社会”理念,组织政策宣传、技术培训等活动,帮助永和等4个乡镇2000余名群众增收致富,发放资产分红240万元,带动成立两个种植专业合作社,年收购紫苏2000吨、苹果6000吨,实现群众增收3600万元。
健全机制 推动成果转化见效
为保障委员履职长效运行,正宁县政协健全服务保障、成果转化、考核激励等机制,推动“委员接待日”“基层协商议事会”等制度化、常态化运行。医药卫生界委员王彬创新“工作室+”机制,设立群众接待点,开展“民情恳谈会”,收集民情民意23篇,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4个,打造了一个集“履职平台、民意汇集、凝聚共识”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截至目前,全县10个委员工作室已累计开展界别视察调研5次,举办委员接待日活动16场次,联系界别群众3万余人次,反映社情民意60余条,帮办民生实事13件,真正将委员工作室打造成党委政府的“好帮手”、民意汇集的“好驿站”、委员履职的“新平台”和为民服务的“连心桥”。
下一步,正宁县政协将持续拓展服务渠道,推动委员工作室“小阵地”释放助力发展“大能量”,让委员履职更贴近民生、顺应民心、符合民意。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