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正宁县全产业链打造生猪产业发展新高地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1-07 09:51:13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正宁县聚焦“三元双向”农业发展格局,锚定“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发展路径,招引东方希望集团,构建育种、饲料、养殖、加工全产业链,实现了生猪产业的智能化、规模化升级,走出了一条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f38f822bb8824fbdada3f3f81de0e2ce.png

走进正宁县榆林子镇马家生猪育肥场,一排排现代化标准圈舍鳞次栉比。猪舍内,智能通风系统自动调节温湿度,智能化饲喂设备准时投送营养餐,粪污收集系统无声运转——这里为生猪创造了舒适的生长环境。在监控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猪舍的情况。饲养员无需频繁进入猪舍,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即可全面掌握生猪生长状况。

“我们的智能化系统可以实现智能环控、智能饲喂及智能测温等功能,极大降低了疫病传播风险和饲养成本。我们场自2023年7月投产以来,已累计出栏生猪10.8万头,实现年销售收入1.2亿元,就近吸引220人务工。”榆林子镇马家生猪育肥场负责人张鑫介绍说,通过统一标准化圈舍建设、统一仔猪供应、统一饲料配送、统一疫苗防疫、统一技术服务等“五统一”模式,不仅降低了投资风险,更提高了经济效益。

在宫河镇王录村的PS2500头父母代生猪繁育场,这种智能化管理更加精细。该养殖场采用当前国内最先进的猪舍建设理念及生猪养殖管理体系,建立全封闭式高标准防疫制度,现存栏能繁母猪2800头,年可出栏仔猪6.25万头,辐射带动周边300余户群众发展生猪养殖增收致富。

在周家镇房村,年产20万吨的饲料加工厂已初具规模。高大的筒仓矗立,生产车间、原料车间、综合楼等设施一应俱全。“每年可消纳玉米12万吨、豆粕4万吨,其他辅料4万吨。”饲料加工厂厂长苏宇涛说,该厂年产全价饲料20万吨,产值达6亿元以上。饲料厂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正宁县饲料依靠外购的局面,进一步降低了养殖成本。

同时,漏粪板厂、一二级洗消中心等配套项目也相继建成投产,形成了完整的产业支撑体系。“截止目前,我县已建成6.25万头育肥场2个、2500头父母代繁育场1个、20万吨饲料厂1个,实施相关配套项目6个。祖代繁育场、屠宰加工场等项目正在规划设计,全部建成后,我县将成为东方希望集团在西北地区重要的生猪生产区和饲料供应基地。”正宁县畜牧兽医站站长张文龙说。

全产业链发展不仅做大了产业规模,更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在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下,全县发展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20家,100头以上生猪养殖规模户1000多户。至目前,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38万头,其中存栏18.4万头,出栏19.6万头。

正宁县生猪产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三元双向”农业模式的深入实践。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通过智能化收集处理,转化为有机肥用于农作物种植;种植的玉米等作物又作为饲料原料,形成“种植-养殖-肥料-种植”的绿色循环。这种循环模式既解决了污染问题,又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分享到: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