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正宁县五项措施深化扶贫机制改革

作者:樊晓勇 来源: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8-01-05 08:58: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一是完善精准扶贫政策体系。认真对接中央、省、市政策,紧紧围绕省委“1236”扶贫攻坚行动、“1 1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案和全市“1 20”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案,深入实施全县“1 23”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案,进一步完善了以通村道路为牵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以农民“五变”(粮农变果农、变菜农、变林农,农民变牧民、变市民)为内容的富民产业培育两大攻坚战的政策体系,研究制定了深入推进扶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对全县“1 23”部门职能作出新的要求和规定,进一步完善落实了大扶贫责任体系。坚持以减贫结果、扶贫成效为导向,设立双联工作及精准扶贫单项奖,并加大在综合考核中的权重,成立精准扶贫督查组、自查评估组、预脱贫验收及精准扶贫交叉考核组等,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平时年终相结合、随机定时相结合的办法,加大对“853”挂图作业、大数据平台录入、电子扶贫档案建设、精准扶贫贷款发放、内业资料完善等工作的督查力度,高效推进任务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贫困群众得到实惠。

二是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全面落实省上《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16〕100号),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将国家、省市和县级10项涉农专项纳入统筹整合范围,2016年落实脱贫攻坚专项资金4369万元(其中省市资金4129万元),县级财力安排1749.2万元,占县级可用财力的2.28%。

三是创新金融扶贫工作机制。通过注入担保本金、风险补偿金、财政贴息等方式,撬动金融资金支持精准扶贫,大力实施金融扶贫和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全县累计发放双联惠农贷款3101户、2.25亿元;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4930户、2.4517亿元。积极推动中小企业信用培育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全县评级授信农户达到4.02万户,占辖内总农户的85.48%,授信总额9.78亿元,发放农户贷款证3.9万户,为2.3万户农户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5亿元。

四是完善精准扶贫管理机制。严格按照省上“12345”程序和大数据管理要求,创新实施了简便易行的“三对面、三签字、两评议、两公示、一公告” 的贫困户识别认定方法,全县94个行政村和7313户贫困户实现了“853”挂图全覆盖,使贫困户识别认定更加科学、更加精准。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财政供养人员纳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档立卡贫困户出资办企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车、精准扶贫贷款发放不准等五类问题进行了“回头看”整改。对漏填、误填、错填和贫困户状况底数不清、致贫原因掌握不准、帮扶措施不对路、档案资料不完善、数据不准确等信息档案资料中的问题同步进行了全面核查,进一步健全和规范了建档立卡工作档案,做到了贫困对象识别准、建档立卡信息准、退出认定准。积极推行“1 x”项目交办制度(一项重点工作或项目确定一个牵头部门,若干个配合单位),建立农口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按季度督办落实交办项目,累计交办各类项目705个。

五是加强和改进帮扶工作机制。积极推行“1 x”驻村工作制度(每村组建1支驻村帮扶工作队;19个重点贫困村和80户以上贫困户插花村,每天安排两名联户干部驻村,其它村每天安排1名联户干部驻村工作),实行驻村帮扶制度,制定出台管理办法,落实驻村工作经费,统筹解决食宿问题,督促引导帮扶干部真正“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积极推行“内联外引”社会帮扶机制,深入实施“民企陇上行”“人大代表在行动”“政协委员助推双联”等活动;采取“3 2”模式,推荐21名贫困学子参加全国“授渔计划”培训,增强了帮扶实效。


分享到: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