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县打造“五型农民”推动脱贫攻坚
近年来,正宁县以“培育新农民、推动新发展”为主线,转化思维,搭建平台,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树立新风尚,打造新环境,全力助推脱贫攻坚进程。一是培育致富型农民。始终把持续增收作为培育致富型农民的核心,按照果品、畜牧、蔬菜三大特色产业适宜区全覆盖的目标,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首先明确产业定位和着力重点,精准实施“一村一品”特色发展战略,因村因户施策,确保全县80%以上的贫困户都有稳定增收产业。同时,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注重融入生态、休闲、旅游、文化等元素,积极引导群众发展乡村旅游,逐步实现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特色产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5%以上。二是培育科技型农民。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和农民现实需要,以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提高生产技能为重点,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农民培训学校、农家书屋等资源,采取以会代训、专题讲座、举办理论讲堂、科技培训班、巡回宣讲、印发资料等形式,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农民教育培训,不断丰富培训的内容和方式,努力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农民与科技专家互动。年均发放宣传资料2万多份,组织开展各类农民培训活动100多场次,培训农民10000余人。三是培育带头型农民。认真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注重农村能人的培育,使一批年富力强、有一技之长的“土专家”、“田秀才”成为科技致富的领头雁,引导农民靠新观念务农、用新技术种田、以新产业致富,并鼓励农民搞科技创新,为创新型人才搭建发明创造的“舞台”,着力培养一批农民创业带头人和致富领路人。引导产业大户、致富能力和先富群体兴办“农”字号龙头企业33户,发展产业联合会5个,建立各类农民合作社467个,带动农户1.87万人,全县贫困村农民产业合作社实现了全覆盖,为产业扶贫注入了强劲动力。四是培育信息型农民。建立健全了镇、村两级农业信息网络、农技服务站等有效载体,为农民提供有效的农业信息。在产业发展上,大力推广“公司 基地 农户”的模式,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同时,充分利用下发资料、手机、网络等宣传媒体,为农民提供各种技术信息,提高农民群众抵御市场风险、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五是培育文明型农民。大力推进乡村舞台建设,大力培树“五星级文明户”、“文明村民”等文明型农民。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明创建活动,在全县上下形成了“赶、帮、比、超”和尊老睦邻的氛围,共创和谐的良好风尚。创新开展了以“组建村级民主理财、科普宣传、纠纷调处、安全管理、卫生监督5个社区化管理小组和资金合作社、技术服务队、生产互助组3类合作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民主管理“五自主、三合作”行动,不断优化服务,充分发挥作用,领着农民搞自治,引导农民唱主角,让农民在当家作主中学会民主,在互助合作中实现共富,初步形成了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
(编辑:岳理理)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