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县“五项措施”全面防治农业污染
近年来,正宁县围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积极采取“五项措施”,严格控制农业生产污染土壤,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是着力推广科学使用化肥农药。着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业投入品,从2007年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通过信息公示栏宣传、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等形式,指导农民科学施肥,采取精准施肥、改进施肥方式、增施有机肥替代等,提高肥料利用率,防止土壤污染。从2010年开始,通过松材线虫病三道防线、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等项目,实施诱虫色板、诱虫器、杀虫灯诱杀害虫技术,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提高生物农药使用比例,发布《病情情报》,指导农民科学用药,提高防治效果,减轻农药污染。二是全面推广农膜回收再利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整治“白色污染”,建成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企业3个,设立回收站点14个,年回收废旧农膜1300吨以上,回收率达80%以上,利用废旧地膜加工生产果品周转箱、垃圾桶、楼房穿线管、灌溉用滴灌带等产品,实现了资源化循环利用,有效防止了农业面源污染。三是积极推行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从2009年开始,每年利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实施秸杆还田1000亩;加强农机、农技、农艺等秸秆还田技术的配套和创新,实行秸杆粉碎还田,提高秸秆还田数量。积极宣传秸杆焚烧的危害性,加强季节性督察和技术指导,控制秸秆焚烧,有效地减少了秸杆焚烧对环境的污染。四是逐步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狠抓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每年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1-2个,采取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治理办法,有针对性地开展综合治理;对规模不大、条件简陋、设施较差的养殖场,采用干湿分离,化粪池发酵,尿液过滤还田等办法,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了粪便和污水污染。五是切实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大力实施“三大类工程”,全力防治农村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建成垃圾屋86座,购置配备分类式垃圾箱1422个,人力保洁车158个,垃圾收集转运箱140个,垃圾清运车8辆,修建简易垃圾处理场2个;饮用水源保护工程,设置饮用水源警示标志牌40面、建成饮用水源地围栏2867米;环境保护宣传工程,建设项目公示牌21面,饮用水源宣传牌21面;各乡镇均成立了环境整治和保洁机构,各村组聘请了保洁员,建立农村环卫保洁长效机制,农村环境全面改观。
(编辑:岳理理)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