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县2025年省级财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为加强我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根据《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5年省级财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农科发〔2024〕1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正宁县地处甘肃省东部,东与陕西省黄陵县隔子午岭相望,南与陕西省旬邑县接壤,西与陕西省长武县以泾河为界,北邻庆阳市宁县。县域总面积1331平方公里,辖8镇2乡,下设94个行政村、7个社区居委会以及677个村民小组。全县耕地面积为42万亩,总人口24.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比达58.4%,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2024年全县农膜覆盖面积20万亩,其中玉米覆盖面积8.5万亩,薯类1万亩,烟草1.5万亩,中药材 4万亩,蔬菜3.5万亩,其他1.5万亩,设施农业面积预计1.5万亩,全县农膜使用量农膜2020吨,废旧农膜回收1779吨,回收率达88%。废旧农膜污染问题基本得到了遏制,有效地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生活环境。
二、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态农业发展理念,根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按照“政府引导、群众参与、企业市场化运作”工作方式及“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形成“农户(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积极捡拾、回收企业应收尽收”的回收利用格局,推动农用残膜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变弃为用,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三、工作目标
通过项目支持,探索废旧农膜回收有效模式,健全回收网络,完善运行机制,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使我县废旧农膜处置率稳定在85%以上,农膜回收利用技术体系进一步完善。
四、实施内容
(一)资金使用计划
2025年省级财政农业环境保护项目下达我县项目资金14万元,其中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以奖代补资金10万元,地膜残留监测补助资金4万元。今年计划将10万元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以奖代补资金全部用于回收网点和加工企业的奖补;4万元用于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点的取样、清晰整理等工作。
(二)重点工作
1、全力抓好废旧农膜“以旧换新”及“以奖代补”工作落实。一是加强组织协调沟通,确保废旧地膜“以旧换新”顺利开展。计划于3月初,在县农技中心领导带队下,深入全县各专业化废膜回收网点及企业指导检查,组织协调废膜回收筹备工作。要求各回收网点做好回收准备工作,并宣传回收标准等具体要求,二是签订回收管理协议,派发地膜、统一制式台账等。与回收、企业签订协议,明确各方权责,推动兑换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做好监督检查与指导。按照“踏实废膜两标准筐(80-120kg)或一方兑换一卷地膜(10kg)”的标准开展废旧农膜“以旧换新”工作,指导回收企业、网点建立农膜回收台账和“以旧换新”流水账,确保了相关凭证可查、可验、可追溯。要求企业对网点交售现场用定位相机拍张上传,确保了各回收网点交售情况统计数据真实可查。四是于6月底前,县农技中心组织验收工作小组对各回收兑换网点完成实地量方验收,并记录验收表,作为“以奖代补”的重要依据。五是严格核算“以奖代补”补贴资金。回收网点综合考虑各网点的交售次数、量化打分、新膜利用效率、交运距离及回收量等因素,按照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计算“以奖代补”金额。加工企业按照每加工1吨再生颗粒补贴4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六是9月底前在回收网点和企业公示资金奖补情况,接受监督。七是力争于11月底完成“以奖代补”补贴资金支付和工作总结上报。
2、持续开展地膜残留监测。本项安排资金4万元。加强地膜科学使用和农田残膜污染监测,在10月中旬对已设立的三嘉关川、湫头湫东、五顷塬南邑等10个监测点继续开展好监测工作。每个监测点根据覆膜面积选择典型地块,按照统一技术操作规程开展废旧地膜残留长期定位监测,完成年度采集数据并于11月上旬上报数据和工作总结。监测内容包括:长期监测点位布设、样品采集、样品处理及数据上报。
3、加强宣传培训。计划于3月初对各回收兑换网点及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各级、各部门、社会及广大农民对废旧农膜回收行动的认识,印发宣传资料,引导农民规范使用高标准地膜、积极参与废旧地膜回收,重点加强对专业化回收网点、地膜残留监测网络建设的技术指导,科学推进地膜回收、加工、再利用社会化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了搞好项目实施工作,成立由县农技中心主任为组长的技术指导小组(见附件),负责项目实施方案制定、日常检查指导及资料汇总上报工作。组织宣传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形成回收有网点、加工有龙头企业、工作有监管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机制。
(二)严格资金管理。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加强资金管理,建立健全项目责任制,主动接受财政、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监督。严肃工作纪律,规范运行,阳光操作,防止虚报回收数量、套取项目资金等现象,对骗取套取、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的,将严肃问责。
(三)强化宣传引导。坚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在全社会树立生态环保意识,营造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为废旧农膜回收工作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利用手机微信等媒体,并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宣讲等方式,加强对农用残膜回收工作的宣传和教育,切实提高全民对随意丢弃农用残膜危害性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农业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宣传和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
(四)加强监督检查。县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将分阶段不定时地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通过查看项目资料、实地评估、走访农户、座谈交流等形式,总结交流经验,查找不足,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不断探索新机制,发现新典型,总结推广好经验。
正宁县2025年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技术指导小组
组 长:任 杰 县农技中心主任、 高级农艺师
副组长:赵东升 县农技中心副主任
成 员:先永杰 县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高海刚 县农技中心助理农艺师
李亚丽 县农技中心助理农艺师
蔺雪艳 县农技中心助理农艺师
白祎杰 县农技中心助理农艺师
王 彦 县农技中心农艺师
张 发 县农技中心农艺师
任宏干 县农技中心助理农艺师
赵秀丽 县农技中心助理农艺师
正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25年1月14日印
(审核:王迎军)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