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连环画出版述略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陕甘边区革命斗争实际相结合,创造性运用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领导创建了以甘肃华池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反“围剿”斗争中,陕甘边与陕北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为长征中的党中央和各路红军提供了落脚点。此后,陕甘根据地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发展成为陕甘宁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成为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是党中央指挥全国革命的大本营。
围绕这一重要史实,在新中国建立后,一些作家、艺术家创作出版了许多小说、连环画,艺术地再现了那一段光荣的历史。个人根据多年研究和收藏所得,试对陕甘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连环画出版情况,按照作品出版时间顺序,作以简要梳理。
一、长篇小说(17种)
1.《保卫延安》,杜鹏程著,描写解放战争时期西北战场军事斗争情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6月出版,后又多次重版。
2.《秦川儿女》(一、二、三),刘波泳著,描写陕西省土地革命时期三大起义之一的渭华起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9月出版。
3.《刘志丹》,李建彤著,描写刘志丹的光辉一生,《工人日报》自1962年7月28日开始连载,《中国青年》《光明日报》也发表了作品的部分章节。后由工人出版社1979年10月出版上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12月、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11月分别出版一、二、三卷。
4.《红河丹心》,张俊彪、曹焕荣著,描写正宁县战斗英雄赵铁娃的革命经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出版。
5.《山鬼》,张俊彪著,描写正宁县回民支队的战斗历程,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10月出版。
6.《延河魂》,秦时暐著,描写延河游击队的成长过程和游击队员们机智多谋、英勇善战的战斗风貌,敦煌文艺出版社1993年10月出版。
7.《陈珪璋演义》,高俊才著,虽然以陈珪璋为主角,但艺术化地穿插描写了刘志丹进行兵运活动的革命历史,天马图书出版公司2001年6月出版。
8.《革命斗争系列小说之一:陇东枭雄》,龙行著,以民国时期陇东枭雄陈珪璋为主角,但涉及了刘志丹开展兵运斗争的有关事迹,太白文艺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2007年1月第二版。
9.《革命斗争系列小说之二:城外枪声》,龙行著,描写陇东地区的革命斗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8年9月第一版,2007年1月第二版。
10.《革命斗争系列小说之二:西进追击》,龙行著,反映解放战争时期西北地区的解放,太白文艺出版社1998年9月第一版,2007年1月第二版。
11.《源泉》,曹孝民、张凤翼著,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驻防陇东的八路军三八五旅,打破国民党经济封锁,把一宗宗急需物资从国统区源源不断转运边区的故事,2005年8月内部出版。
12.《半月》,高俊才著,通过一个名叫半月的女人的成长视角,反映了陇东高原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13.《风过黄龙》,徐剑铭、李丽玮著,描写了刘志丹、习仲勋派遣黄罗武,北上黄龙山,最终将“山大王”郭宝珊引上革命道路的一段传奇历史,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
14.《山丹花》,杨中义著,以陇东革命老区雄浑壮烈的革命斗争及沸腾火热的经济建设为题材,以陕甘宁边区革命战争年代、新中国成立和实行改革开放3个重要历史时期为背景,激情讴歌陇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惧环境艰险,不畏敌人凶残,不怕困难重重,机智勇敢,顽强战斗,前赴后继,无私奉献,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敦煌文艺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
15.《南梁游击队》,袁铭军、白世虎著,以主人公冬梅的成长历程为主线,描写了南梁游击队的发展壮大,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
16.《根据地》,党益民著,立足从照金到南梁的革命斗争史实,真实而艺术地再现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艰难历程,作品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形神兼备的革命者形象,首次揭秘陕甘红军鲜为人知、惊心动魄的革命故事,全景式地记述这一波澜壮阔的革命进程,为读者打开一扇回眸历史的独特视窗,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
17.《烽火南梁》,朱琏学著,以南梁为介体,反映、还原发生于南梁一带的革命斗争史,从而歌颂老一辈工农革命者的革命精神,敦煌文艺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
由于陕甘革命斗争史上因路线、策略分歧,曾经发生过三嘉塬缴枪事件、南北分家争论、阎家洼子会议错误斗争、错误肃反等事件,如何在这些事件中正确、细节化地描写刘志丹、谢子长、高岗、阎红彦等人的历史功绩,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对此,一些原陕甘边根据地与陕北根据地领导人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有的事件(如三嘉塬缴枪事件)中央发文作了结论才停止争议。受政治和人为成见的作用,小说创作、评价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其中知名度、影响最大的是《保卫延安》和《刘志丹》,而文学成就最大的是《保卫延安》,争议最大的是《刘志丹》和《秦川儿女》。
《刘志丹》是刘志丹的弟媳李建彤创作的长篇历史传记小说,于1956年开始创作,1962年出版。在出版的同时被康生等诬指为“反党小说”,大量中共干部因而牵涉在内,该事件前后共株连迫害万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指示复查此案,冤案终得以昭雪平反。
而对于《秦川儿女》,原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领导人之一的张策,在《陕西党史的面目需要澄清》一文中提出批评:
1980年出了一部题为《秦川儿女》的小说,接着1980年3月26日《人民日报》第五版登出了一篇题为《人心向革命,百川归大海——简评长篇小说〈秦川儿女〉》的文章,称赞这部小说是歌颂我党光荣革命斗争史的好作品。既然是有关革命斗争史的好作品,我就不能不看,何况又是反映“秦川儿女”革命史的书。我作为“秦川儿女”之一就更有兴趣读它。可是读的结果,使我们这些在陕西从事过革命斗争的同志大失所望。既然该小说写的是革命历史,就得在重大历史问题上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绝不可生编滥造,颠倒重大的历史史实;尤其不应带有宗派主义的偏见,把人人皆知清清楚楚的历史弄得面目全非。我认为《秦川儿女》就是这类作品的一个典型,其危害当然是可以想象的。
不久《人民日报》又发表了署名秦岐的文章,题为《也评长篇小说〈秦川儿女〉》。这篇文章说:“历史小说不同于革命回忆录,不能要求事事都符合历史事实。但是在重大情节上必须符合历史真实,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我(作者)认为《秦川儿女》正是违反了这条原则。”《秦川儿女》是以1928年5月在中共陕西省委领导下所发动的渭华暴动为历史背景而展开描写陕西人民革命斗争的一部小说。众所周知,渭华暴动的主要领导人是刘志丹、唐澍、许权中等同志,暴动发生在渭华地区,起义的主力军是关中人民。如果该书作者尊重历史事实,就应歌颂陕西省委及其领导下的渭华人民和许权中旅。然而小说的作者却采取篡改历史的手法,竟在全书中多至七十次地宣扬“北山的解志昌”(即谢子长)。把远在北山的解志昌描画成指引“秦川儿女”革命的神灵和力量的源泉。实际上,此时谢子长就在渭华暴动中担任一个大队的队长,并不在北山。小说中的一些群众对话,很少有关中土话,相反很多却是陕北土话,甚至关中人也会唱《信天游》,你想这部小说出自什么地方。
该小说一再陈述,秦川儿女闹革命一有困难就要向北山的谢子长讨教,却一字不提陕西省委。更荒唐的是名曰写“秦川儿女”革命,却一再点出秦川儿女不知道关中有共产党。实际情况是经过1927年的大革命和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人民群众几乎家家皆知共产党,而小说武断地说人民只知道北山才有共产党。该书在描述中完全违背历史事实,把北山与南方的湖南、广东、江西等地的革命运动相提并论。把渭华暴动前的北山描述成革命圣地。谁都知道渭华暴动失败后,陕西省委才派刘志丹、谢子长同志回陕北开展武装活动。《秦川儿女》这部小说从根本上歪曲了这个历史事实。这样对待革命历史的目的是什么?实在值得“秦川儿女”深思。(1)
二、连环画(22种)
(一)报刊刊载的连环画
1.《刘志丹画传》,根据董均伦原著改编,绘画张文元,重庆《新民报》1950年8月至9月连载(每期两幅,总幅数不详)。
2.连环画《人民英雄刘志丹》(49幅),《富春江画报》1984年第8 期(总第378期)刊载,苏逸编文,项亚民校核,潘蘅生绘画。
3.《陕甘星火》,《连环画报》1984年第1期刊,李振坤绘,系单本连环画《陕甘星火》的选刊。
(二)正式出版的连环画
1.《威震爷台山》,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部队某部陆岩石编,西民绘,反映爷台山保卫战的壮阔场景,人民美术出版社1974年2月出版,64开,印数400万册。
2.《刘志丹的青少年时代》,张连寿根据张光、刘力贞有关文章改编,封面绘画张立宽、刘永杰,内文绘画刘永杰,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4月出版,50开,印数10.2万册。
3.《转战陕北》,本吉、阳子编文,杜滋龄、刘希立绘画,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出版,64开,印数80万册。2009年,河北美术出版社编入《红色经典连环画库:英雄谱(十九)》出版,大32开。
4.《南梁烽火》,袁烈州根据李建彤长篇小说《刘志丹》改编,封面王书朋,内文绘画张绰,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9月出版,印数10万册。
5.《转战陕北》,杨云庆改编,张永新、张洪文绘画,反映西北解放战争,辽宁美术出版社1982年1月出版,64开,印数56.1万册。
6.《保卫延安》(上下),穆兰根据杜鹏程《保卫延安》改编,封面绘画李恒晨,内文绘画王胜利、刘白鸿,反映西北解放战争,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7月出版,64开,印数23.225万册。
7.《保卫延安》(上下),冯复加根据杜鹏程《保卫延安》改编,封面绘画李恒晨,内文绘画侯德钊、赵建明,反映西北解放战争,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11月出版,64开,印数50万册。
8.《红河激浪》,王曼生根据电影文学剧本《红河激浪》改编,绘画裴广铎、郭文涛,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出版,64开,印数15.871万册。
9.《保卫延安》(上下),范成璋编文,雷德祖、雷似祖绘画,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7月出版,64开,印数18万册。
10.《陕甘星火》,刘艺、青东根据李建彤长篇小说《刘志丹》改编,绘画李振坤,连环画出版社先后于1984年12月、2011年6月出版,50开,2011年印数10万册。
11.《红色经典连环画库:保卫延安》,赵隆义等绘,河北美术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32开。
12.《中华红色教育连环画:刘志丹》,张绰等绘,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河北美术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小16开,印数10.2万册。2012年,该连环画丛书入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双百”出版工程,列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联合推荐为百种优秀思想道德读物之一。记述了1931年在南梁,一支以刘志丹为副总指挥建立起来的革命队伍,奉省委指示,南下开辟新苏区的故事。刘志丹与杜康进行了激烈的路线斗争,刘志丹以实际情况为主,根据毛泽东同志的经验,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为我军的革命斗争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表现了他面对革命斗争中遇到的重重困难不屈不挠的顽强斗志。
13.《少年习仲勋》,彩绘,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两当县委2013年7月内部出版,20开。
14.《陇东革命故事连环画丛书:红色南梁》(4册),马兴文、刘崇刚、刘秉政、徐振伟、赵晓红、王官成、马廷龙、郑继隆、贾杰、王立明、雷兴伟、赵平、杨正发、吕律、席志虔、王兰元、陈宗斌编文,王连城、田向农、李勇、王惠祥、王盛祥、赵为民、毛文琳、周大正、刘志伟、刘天祥、郭峰、王大伟、杨立刚、冯华茂、陈卫国、田助仁绘画,连环画出版社2011年6月、2013年9月出版,分32开(黑白版)、12开(彩版)两种,印数分别为1万。
15.《画说革命家风采3:彭湃、方志敏、刘志丹传奇》,王曼等编文,刘启瑞等绘画,连环画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16开,印数0.5万册。2015年4月重印。主要描绘刘志丹在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大智大勇,创建根据地的艰难历程。
16.《保卫延安》,范成璋编文,雷德祖、雷似祖绘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64开。
17.《星火燎原系列连环画:陕甘红星》。徐婧编绘画,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32开。描绘1927至1935年,刘志丹、谢子长、唐澍、习仲勋等在陕甘、陕北等地经过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建立起陕甘根据革命地的历史。
18.《少年谢子长》,白杨绘画,华夏文艺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32开。
19.《星火燎原系列连环画:转战陕北》,刘标玖、王海英改编,何保全、于泉滢绘画,解放军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32开。
注 释
(1)张策:《三存书集》,改革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第303—305页。
作者单位:正宁县地方史志办公室、正宁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职 务:正宁县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正宁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主任
出生年月:1965.10.11
性 别:男
民 族:汉族
籍 贯:甘肃省正宁县
详细地址: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城西街12号县人民政府104室
联系电话:13909345387
邮 箱:QQ987117292
邮 编:74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