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无障碍
|
关怀版

正宁县人民政府

西坡镇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1062100000026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1-06-21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统计信息

经济稳定恢复显韧性动力活力释放蕴新机 2020年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17 浏览次数: 【字体:

正宁县统计局

(2021年2月18日)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考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及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砥砺践行县委提出的“11436”发展思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发展聚力、为企业赋能、为小康增色、为治理提效。全年经济运行呈现“一季度下降、二季度回升、三季度企稳、四季度冲刺”的稳步复苏、回升提速、增收增效态势,开创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经济运行恢复常态,一二产业更显韧性

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4.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00%,增速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提高4.90个、3.30个、1.80个百分点。从产业看,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5.59亿元、1.91亿、17.14亿元,分别增长4.50%、3.20%、0.80%,增速比上半年分别提高4.40个、17.70个、0.70个百分点,分别拉动GDP增长1.14个、0.26个、0.5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比为22.7:7.8:69.5。从行业看,农林牧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以及房地产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4.71%、9.90%、9.10%、7.52%、3.49%,合计拉动GDP增长2.38个百分点。

二、供给产能持续恢复,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一)农业生产保供有力。2020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5.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71%。粮食作物,面积11.45万亩,下降15.62%,总产量4.64万吨,下降14.81%,占4万吨责任目标的116%;粮食单产440公斤,增长7.31%。经济作物,油料产量0.57万吨,增长35.37%;烤烟产量0.34万吨,下降1.10%;蔬菜产量3.64万吨,增长50.34%;药材产量0.93万吨,增长71.58%;水果产量7.31万吨,增长9.79%。畜牧产业,全县猪、牛、羊、禽分别出栏4.48万头、0.28万头、0.88万只、9.93万只,分别增长1.94%、45.60%、58.36%、15.46%;分别存栏7万头、1.19万头、1.31万只、24.54万只,分别增长63.28%、150.12%、3.91%、7.30%。肉产量0.41万吨,增长4.41%;禽蛋产量736.2吨,增长7.32%。

(二)工业生产恢复有力。2020年,全县工业增加值下降1.25%,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4.45个百分点。从规模看,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30.50%,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长2.80%。从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67%,制造业增加值下降4.8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8.82%,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3.03个百分点。

(三)金融市场拉动有力。2020年,全县金融业完成增加值1.14亿元,同比增长7.52%,拉动GDP增长0.34个百分点。其中,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84.09亿元、32.17亿元,分别增长11.23%、5.18%。从金融市场看,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建行宁正煤田支行全年贷款余额增长较快,分别增长66.08%、24.20%、27.20%。从贷款类型看,住户消费贷款5.18亿元,比年初增长23.58%;企业中长期贷款10.72亿元,比年初增长26.26%。住户、企业贷款增长明显,市场经营动能和消费活力不断增强。

(四)房地产业增长有力。2020年,全县房地产业增加值完成2.19亿元,同比增长3.49%,比前三季度回升4.99个百分点。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3.63万平方米,下降27.64%;商品房销售面积10.23万平方米,下降29.62%;房屋竣工面积14.36万平方米,增长391.57%;商品房销售均价4899元/平方米,增长8.61%。

三、内需市场持续回升,开启新的发展格局

(一)固投项目增长显著。2020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98亿元,同比增长9.10%。从项目看,地方投资项目56个(上年结转项目29个,当年新入库项目27个),完成投资额6.44亿元,下降30.38%;房地产开发项目8个,完成投资额5.28亿元,下降36.60%;甜永高速项目17.70亿元,增长78.97%;农网升级改造项目0.56亿元。从产业看,一二产项目完成投资1.55亿元、0.62亿元,分别下降2.72%、82.99%;三产项目完成投资4.27亿元,增长6.45%,其中教育、卫生、交通运输领域投资分别增长35.56%、43.01%、53.96%。

(二)消费市场逐步回暖。2020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1亿元,同比下降3.50%,降幅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收窄10.60个、7.32个、4.40个百分点。从消费规模看,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26亿元,下降7.46%,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0.46个百分点;限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5亿元,下降3.41%,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4.51个百分点,限下市场较快回暖。从城乡市场看,城乡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下降3.01%、4.84%,分别比前三季度收窄5.81个、0.76个百分点,城镇市场恢复快于农村市场5.05个百分点。从零售业态看,零售业销售额增长3.66%,住宿业营业额增长94.54%,是消费市场逐步回暖的主要动力。

四、政策红包实惠给力,高质量的特征凸显

(一)民生保障持续用力。2020年,全县财政大口径收入2.07亿元,下降20.3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亿元,下降25.20%。税收收入下降23.56%,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5.01%。其中,增值税下降13.20%,企业所得税下降20.75%,个人所得税增长13.24%;非税收入下降27.1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33亿元,下降4.3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卫生、科学技术、节能环保、住房保障等民生保障支出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3.84%、9.08%、3.18%、5.16%、78.33%、12.59%。

(二)减税降费效应显现。2020年,规上工业企业营业利润486.10万元,同比增长84.75%;营业收入利润率5.49%,比上半年增加1.6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551.40万元,增长88.36%;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39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元。

(三)居民收入保持增长。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1874.97元、11309.22元,分别增长4.53%、7.2%,增速分别比前三季度提高0.63个、0.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6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2.82,比上年同期缩小0.07,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分别为22395.54元、7818.39元,分别增长1.41%、7.78%。从收入来源看,城乡居民“四项收入”均保持增长态势。其中,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83.97%,增长4.99%,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的半壁江山,增长6.70%。从消费支出看,城镇居民“八项支出”呈现“五增三降”,其中食品烟酒、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是城镇居民的主要支出,分别占消费支出的30.26%、12.55%、11.58%,分别增长1.11%、0.27%、9.81%;农村居民“八项支出”呈现“七增一降”,其中食品烟酒、居住是农村居民的主要支出,分别占消费支出的33.11%、20.15%,分别增长8.11%、9.87%。

五、研判现实找准失衡,积蓄后劲助推发展

(一)农业瓶颈还未根本解决。一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关联度低,低端产品多、高端产品少,产品结构单一。二是发展现代农业缺乏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三是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依然不足,资金、技术、信息、渠道仍然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性因素。

 (二)工业软硬环境有待优化。地方工业,2020年,全县4户规上工业企业中有3户增加值处于下降趋势,其中正德混凝土、锦运建材、汇森源混凝土分别下降0.72%、11.95%、54.52%;且规下工业多为个体经营或家族式企业,管理比较粗放,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市场占有率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企业融资,全县中小微工业企业融资基本以银行贷款为主,企业规模小,抵押能力弱,信用等级低,加之金融产品单一、普惠金融政策落实不够到位,致使企业融资贷款存在一定困难。发展环境,工业建设用地政策、土地储备、营商环境、配套设施亟待提升优化。

(三)项目建设入库问题不少。一是项目前期工作不到位。有关主管部门还没有健全工程项目决策、实施、运行管理的全寿命周期的研学实施机制。对国家、省市产业政策研学、对接不深、不透,致使谋划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国投大项目较少。招商引资的项目前期可行性研判不到位、不规范、不超前,导致已经在建入库的项目半途而废,造成遗留问题较多,部分项目触及民生,化解矛盾十分棘手。二是工程过程管理滞后。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和信息、安全、合同管理工作滞后,2020年计划开工建设项目92个,从形象进度看,实际开工入库27个,入库率只有29.35%,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差距较大,严重影响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额度。三是规范化程度比较低。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企业,有的注册手续不完善,国家名录库内找不到企业信息;有的工程项目单位缺少营业执照、备案文件、施工合同、支付凭证、铭牌照片;财务制度不健全,支付凭证不完善,导致在库项目月度上报数据不能得到上级认可;有的资金链断裂,停工停建,导致长期占据项目库不能及时报结,从而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基数。四是投资带动效应较差。2020年,全县在库项目64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含7个房地产项目),仅占全年在库项目的31.25%,投资额占全年完成投资额的65.91%。

(四)限上消费市场恢复吃力。2020年,全县6户限上商贸企业零售总额中有3户下降幅度较大。其中,批发业(步天医药)、零售业(双虎家私)、餐饮业(凯悦餐饮)零售额分别下降33.92 %、49.82%、19.24%,致使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下降2.07个、4.12个、0.50个百分点。

六、多思善举给力加油,守正笃行大干快上

(一)一产要抓产出、抓销售。一要抢时抓早春耕生产,搞好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物资保质保供;充分利用各种公共平台、自媒体宣传惠农政策,解决各种种养技术难题。二要对标“两区两带”基地建设,采取得力措施合理安排茬口,种植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瓜菜品种;建设紫苏种植研发基地,种植优质小杂粮,持续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加强与陕西海升、硕源红、中农华合等龙头企业洽谈对接,新建高端园、改造老旧园,创建海升模式现代苹果产业园,提高苹果商品率;全面加快陇东早胜牛产业园、东方希望集团生猪繁育育肥产业园、屠宰深加工全产业链示范园建设步伐;推进“农超对接”,进一步强化线上线下宣传和产销对接,探索商超、网售等新销售模式,扩大销售,助农增收(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扶贫办、金融办,各乡镇政府)。

(二)二产要抓生产、抓培育。一要全力支持地方工业发展,综合落实纾困解困、账款清欠、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措施,解决好生产经营难题,推动金牛实业、正德混凝土、锦运建材、汇森源混凝土4户地方规上企业稳产增产。同时,要改善县城、周家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环境,提高园区综合承载力,清理“僵尸企业”,尽快盘活纸箱厂、果糖厂、奥神洲等原有骨干企业,进一步增强地方规上工业实力。二要积极协调对接外地建筑企业在本地注册公司、办理资质、入库纳统;全力支持金泰源市政、恒安建设、恒昱建设、恒远市政4户建筑业企业提升资质等级,提高工程承揽能力,扩大签约数额,增加建筑业产值。三要积极对接税务部门,全面摸清恒鑫茂混凝土等“准四上”工业企业经营情况,大力扶持培育发展规上企业,督促年内达规纳统;全力支持核桃峪煤矿完成联合试运转,取得安全许可证,达产达标入库纳统,增加规上工业增加值(责任单位:县工信局、住建局、油煤办、金融办,各乡镇政府)。

(三)三产要抓促销、抓支撑。一要大力培育发展规上商贸服务业,督促协调中石油和民营加油站采取积分奖品兑换、让利“三农”等措施,扩大轻质油销售量;要抢抓节假日消费热点,组织东方百佳、大润发、鸿福等大型商贸超市,举办消费满减让利等促销活动,促进零售业消费增长;要引导正宁宾馆、芭提雅、舒心源等餐饮住宿企业常态化开展让利促销活动,拉动餐饮、住宿消费增长。二要依托美食一条街、兴旺路市场等区域,打造具有正宁特色的文化夜市广场,刺激夜间消费;加快农村电商平台建设,支持公路沿线村社发展批发、餐饮业,拉动农村消费晋等升级。三要继续深化政银企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建立完善信贷政策,扩大贷款抵押物范围,创新金融产品,增加贷款规模,全力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四要加快皇帝历史文化区、子午岭生态康养区、红色旅游创建区、民俗文化传承区、罗川古城开发区、乡村旅游休闲区建设,打造特色精品旅游景区,带动全域旅游产业提档升级(责任单位:县商务局、文旅局、发改局、金融办,各乡镇政府)。

(四)固投要抓进度、抓入库。一要全力争项目。由县级领导带头争、发改部门领着跑,乡镇部门全力抓,商务部门加大招。对上报国家和省市项目库的重大项目,坚持县级领导带头,部门及时跟进,建立“绿色通道”,从土地供应、环保评估、项目审批、融资担保等方面全方位提供服务;推行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第三方招商、基金招商等多种形式,提高招商成功率,确保今年争取项目数量、投资增量有大的跃升,以此助推项目建设大干快上、扩容增量。二要抓开工入库。对未开工新建项目,各责任单位要加快前期手续办理,确保提早开工建设;对资料不齐全、工程进度慢的新开工项目,要安排专人蹲点驻守、督促跟进,全力加快施工进度,尽快完善入库资料;全力支持正宁电厂核准入库纳统,加快建设进度,确保重点项目一季度集中开工一批、集中纳统一批。同时,积极衔接甜永高速建设工程项目和核桃峪煤矿固投在我县应统尽统。三要抓项目调度。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将在库项目投资计划、完成目标和形象进度细化到月、到周,重点抓好合俊锦绣城、金色时代、金鹰学府、县医院医技楼等23个在库投资项目的统筹调度工作,督促施工企业配足力量、上足机械,两天的任务一天干、白天延误的晚上补、雨天落下的晴天赶,既要保证工程实际进度,又要完善项目支付凭证,按进度、按标准及时上报投资数据,确保应统尽统(责任单位:县发改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局、商务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水务局、交通局、财政局、油煤办,各乡镇政府)。

(五)两项收入要抓就业、抓兜底。一要保工资性收入,强化资金调度,按期发放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各项津贴补贴、增加工资福利;做好高校毕业生、下岗职工、农村劳动力“应出未出”、“回流”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积极衔接东方百佳、大润发、鸿福等大型超市吸纳就业;加大劳务技能培训和输转力度,强化务工信息对接,带动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二要保经营性收入,拓宽苹果、中药材、小杂粮销售渠道,开展农产品促销展销活动;要指导生猪、肉牛、肉羊、家禽等养殖户及时出栏补栏,带动群众增收。三要保转移性收入,认真对接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按期兑付到户;扎实开展好城乡困难群众脱困解困行动,全力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农业农村局、扶贫办、财政局,各乡镇政府)。

(六)财政收入要抓培育、抓征管。一要多渠道挖掘增收潜力,建立“1112”财源项目培育库,全面落实惠企奖补政策,实行领导包抓、部门助企、银企帮联、一企一策等多种方式,在全县分别培育10户批零住餐业50万元纳税大户,10户服务业100万元纳税大户,10户工业100万元纳税大户,20户建筑业房地产500万元纳税大户,助推预期大宗税收达到1.2亿元以上。二要全面摸排商贸流通、建筑领域、房地产业、餐饮酒店等行业领域经营状况,规范税收征管秩序,做到应纳应纳;积极协调解决外地房地产建筑企业企业在本县全额纳税的问题。三要强化非税收入征收力度,全力争取转移支付资金,全面清查清缴土地出让金、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全力实现“三保”支出足额到位(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发改局、工信局、商务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税务局、金融办,各乡镇政府)。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