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3022300000010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2-12-14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正宁县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告
正宁县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告
(第10号)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省市《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精神,全面优化调整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切实保障全县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加强个人健康监测
1.城乡居民要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严格遵守各项防疫规定,全面加强个人日常防护,继续落实规范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不串门、不聚会,远离有发热和咳嗽的人群。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和有基础病的重点人群,抵抗力较低,应减少外出,尽量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身体出现不适,特别是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及时规范就医。
二、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2.乡镇、社区要强化宣传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做好政策的平稳有序衔接。严格落实乡村干部责任,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对外来返乡人员及时排摸掌握信息,原则上不再落实居家隔离管控,告知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对主动核酸检测和就医等途径发现的新冠无症状感染者,要精准掌握对象,造册登记,落实网格管理,做好服务保障。城乡居民要落实个人责任,主动如实报备健康异常情况。
三、优化调整核酸检测
3.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和高风险区人员按照规定开展核酸检测,其他人员愿检尽检。即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作业期间1天1检;集中隔离场所所有人员,医疗机构工作及就诊人员2天1检;公安、交通物流、商超、保供、水电气暖等“白名单”管理人员3天1检;养老院、福利院、托幼机构、中小学内人员7天1检。
4.全县10个乡镇均设置1个、城区设置10个便民核酸采样点(自费),满足愿检尽检人员和高风险岗位人员核酸检测需求。
5.县乡医疗机构就诊及陪护人员须查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进入养老院、福利院、托幼机构、中小学,须查验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入除上述场所以外的其他场所、机构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
6.对有自主抗原检测需求人员、密集场所的人员(大型企业、工地、大学等)、居家老年人和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可适时进行抗原自测。
四、优化小区管理措施
7.严格按照楼栋、单元、楼层、住户划定高风险区,不再随意扩大到小区、社区和街道(乡镇)等区域。楼栋、单元内5天不再出现新增阳性住户,可缩小高风险区到阳性住户。连续5天没有新增阳性感染者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8.高风险区内所有人员足不出户、上门采样、上门服务,快封快解、应解尽解。不再对小区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严禁以各种方式封堵消防通道、单元门、小区门。高风险区以外的区域人员自由通行,不再查验健康码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五、分类开展隔离救治
9.对检出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居家隔离期间加强健康监测,严格遵守居家隔离管控措施,阳性人员及同住家人均要足不出户,严禁一切探访。隔离第6、7天,由乡镇、社区组织采样人员上门采样,连续2次核酸检测Ct值≥35解除隔离,病情加重的及时转定点医院治疗。
10.对检出的老、幼、残、孕及基础病较重的阳性感染者和症状较重的阳性感染者,分类收治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定点医院,各级医疗机构都要设置足够的阳性病区,满足救治需求。
11.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采取5天居家隔离,第5天核酸检测阴性后解除隔离。
12.优化就医流程,门急诊要设置应急诊疗区,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对于急诊就诊患者不得以没有48小时核酸结果为由影响救治,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医疗机构中出现阳性人员后,对所涉及诊室即消即开,确保日常诊疗服务。
六、满足群众购药需求
13.全县辖区内药店要正常运营,不得随意关停,不得限制群众线上线下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处方药物,购买时不再进行实名登记,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市场监管部门要制定公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常用药品参考目录,强化救治药品的调度、供应、储备,满足群众疫情防控用药需求。
七、保障社会正常运转
14.“白名单”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公安、交通物流、商超、保供、水电气暖等保障基本医疗服务和社会正常运转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疫苗接种和健康监测,减少与社会面接触,尽可能“两点一线”闭环工作,凭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正常上班。
15.“白名单”管理人员检出阳性时,精准判定密切接触者,工作场所不采取临时封控,同工作场所人员不进行大范围隔离,以保障正常医疗服务和基本生活物资、水电气暖等供给,尽力维护正常生产工作秩序。
八、强化学校疫情防控
16.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没有疫情的学校要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有疫情的学校要精准划定风险区域,风险区域外仍要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等秩序。
九、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
17.发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摸清辖区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的老年人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推进实施分级分类管理。
18.推动建立社区与专门医疗机构的对接机制,为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提供就医便利。
19.坚持应接尽接原则,聚焦提高60-79岁人群接种率、加快提升8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率,乡镇社区要采取多种办法,调动老年人接种疫苗积极性,确保按时完成目标接种任务。
十、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20.各类生产经营场所,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秩序。客运班线、公交、出租等公共交通恢复正常运营,旅游经营活动不再与风险区联动管理。除高风险区以外的区域,一律不得限制人员流动,不得停工、停产、停业。
附件:
1.正宁县核酸检测便民服务台公示
2.正宁县落实新冠肺炎疫情管控措施责任单位服务电话
3.正宁县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
4.正宁县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隔离治疗咨询电话
5.正宁县卫生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服务电话
6.新冠病毒感染者中药防治处方及居家治疗常用药物参考表
7.新冠肺炎防护常识
正宁县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
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代章)
2022年12月12日
1.正宁县核酸检测便民服务台公示

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传播力虽然很强,但毒力明显减弱,致病率很低,非常接近季节性流感,是可防、可控、也可治的一种疾病。我们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如您感染新冠病毒,希望不要恐慌,居家隔离期间应加强健康监测。
一、做好健康监测
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居家隔离期间加强健康监测。配合村组(社区)在隔离第6、7天连续2次核酸检测,Ct 值≧35 解除隔离。
二、居家隔离场所条件
(一)原则上需具备单人单间单厕居住;如果条件不允许,选择一套房屋内通风较好的房间作为隔离室,保持相对独立。
(二)隔离室外应放置桌凳,用于非接触式传递交接物品。
(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共用卫生间。
(四)房间内应当配备体温计、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消毒产品及带盖的垃圾桶。
三、加强自我管理
(一)居家隔离阳性人员及同住家人均要足不出户,严格遵守居家隔离管理的各项措施,除接受上门服务和核酸检测外,严禁外出,严禁一切探访,家庭成员避免和阳性者接触,佩戴N95口罩,做好防护。
(二)居家隔离期间要每天开门窗通风;不与家庭内其他成员共用生活用品,餐具使用后应当清洗和消毒,餐具首选煮沸消毒15分钟。
(三)台面、门把手、电话机、开关、热水壶、洗手盆、坐便器等日常可能接触使用的物品表面,用消毒湿巾擦拭。
(四)居家隔离阳性人员的毛巾、衣物、被罩等需清洗时,要单独放置,采用煮沸15分钟消毒后用清水漂洗干净。
(五)居家隔离阳性人员使用单独卫生间,厕所可每天消毒1次。厕所门把手、水龙头等手经常接触的部位,可用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
四、共同居住和陪护人员做好防护
(一)原则上对阳性人员不近距离陪护,确因个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陪护的,首选身体健康且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及加强剂的人员。陪护家属在接触阳性人员时要佩戴 N95口罩和一次性医用手套,并做好手部消毒。
(二)陪护人员与居家隔离阳性人员任何直接接触,或离开其居住场所后,准备食物、饭前便后、戴手套前、脱手套后要进行双手清洁及消毒。
(三)如居家隔离的阳性人员为哺乳期母亲,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可自愿继续母乳喂养。
4.正宁县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隔离治疗咨询电话
为方便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县联防办安排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乡镇(社区)组建了以市、县、乡医疗机构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为成员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健康管理咨询微信群,同时对各公立医疗机构咨询电话予以公布,广大居民如有关于新冠病毒居家治疗相关问题可通过微信群或拨打电话咨询,我们将及时予以解答。
县人民医院咨询电话:18793452633
县中医院咨询电话:0934-5949269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咨询电话:0934-6125519
永正卫生院咨询电话:0934-5957648
榆林子镇卫生院咨询电话:0934-5951905
宫河镇中心卫生院咨询电话:0934-6261221
周家镇卫生院咨询电话:0934-5926531
月明卫生院咨询电话:0394-6141088
西坡卫生院咨询电话:15349342979
五顷塬卫生院电话:19996232667
湫头卫生院咨询电话:0934-5926735
三嘉卫生院咨询电话:15268977176
永和卫生院咨询电话:0934-5987195
5.正宁县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服务电话
为全力优化细化新冠肺炎救治及正常医疗秩序,畅通群众就医通道,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将全县13家发热门诊(诊室)向社会公示,如有就医需求的患者请提前联系或者预约,安排规划好就医时间和行程,尽量错峰有序就医。就医时全程做好个人防护。
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第四版)
为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便当前形势下新冠病毒预防及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突出中医药在常态化防控中的作用,现将《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第四版)》公示,供需求人群参考。
一、食疗方
1.普通人群
薏苡仁30克、银耳50克、百合60克、净山药50克、排骨500克、荷叶20克、莲子10粒,以上食材洗净,加水适量入煲内,慢煲三小时,适量带汤食用。
2.体虚易感人群
薏苡仁30克、胡萝卜250克、鲜百合150克、生黄芪30克、草果10克、白豆蔻10克、橘皮30克、大枣4枚、生姜3片。以上份量适合4人食用,可凭个人喜好加入瘦肉适量,慢煲3小时后食用。
二、口服汤药
推荐岐黄避瘟方,人群普遍适用。
处方:生黄芪15g、防风9g、麸炒白术15g、连翘9g、贯众6g、芦根9g、沙参15g、生姜3g。
处方功效:益气固表,润燥解毒。
煎服方法:水煎分服,一日两次,每次200ml。
不方便接受汤药的人群,推荐院内制剂:岐黄避瘟颗粒剂、扶正避瘟丸、扶正屏风颗粒剂。推荐中成药:玉屏风颗粒、催汤颗粒(藏药)。
三、外用方
1.避瘟香囊
基本方:藿香15克、佩兰15克、冰片6克、白芷20克、艾叶10克。上述药物制粗散,装致密小囊,随身佩戴,个人可自制。药囊半月一换。
2.避瘟丹
基本方:苍术5g,生甘草5g,细辛5g,乳香5g,艾叶15g,大枣25g。上述药物制粗粉,搓捏成圆锥形,置耐热器皿中点燃,个人可根据基本方制作,每日两次。
四、医学观察期(密接者)
针对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密接者,在医学观察期内,可提前介入,截断病势,服用治疗方。
推荐处方:宣肺化浊方
处方:蜜麻黄6g、连翘15g、前胡9g、法半夏12g、麸炒苍术12g、广藿香6g、羌活9g、酒大黄6g、陈皮6g、黄芩6g。
服法:水煎分服,一日两次,每次200ml,连服3天。
不方便接受汤药的人群,推荐院内制剂:宣肺化浊颗粒。
五、临床治疗期
(一)无症状感染者(正虚受邪)
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原学检测呈阳性,但无相关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以舌、脉等为诊断依据进行辨证分型,此类患者为正虚受邪,总体以湿毒困阻为主,治疗以扶正祛邪,宣透湿邪。
推荐处方:扶正祛邪方
处方:生黄芪15g、防风12g、炒白术15g、藿香10g、蜜麻黄3g、荷叶6g、皂刺6g、生姜6g、生甘草6g。
服法:水煎分服,一日两次,每次200ml,连服3天。
不方便接受汤药的人群,推荐院内制剂:宣肺化浊颗粒。
(二)轻型
1.湿浊阻肺
临床表现:无发热或低热,微恶寒,乏力,咳嗽,少痰,纳呆,便溏或大便粘腻,舌质淡齿痕或淡红,苔白腻或腐腻,脉濡或滑。
治法:宣肺透邪,清热化浊。
推荐处方:宣肺化浊方
处方:蜜麻黄6 g、连翘15g、前胡9g、法半夏12g、苍术12g、广藿香6g、羌活9g、酒大黄6g、陈皮6g、黄芩6g。
服法:水煎分服,一日两次,每次200ml,连服7天。
不方便接受汤药的人群,推荐院内制剂:宣肺化浊颗粒。症状见湿重于热者,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丸(液);见咳嗽明显者,推荐中成药:宣肺止嗽合剂。
2.湿热壅肺
临床表现:低热或身热不扬,微恶寒,干咳痰少,口干,咽痛,无汗或汗出不畅,或见纳呆,便溏或者大便粘滞,舌淡红,苔白厚腻或薄黄,脉滑数或濡。
治法:宣肺祛湿,清热通络。
推荐处方:宣肺清热方
处方:麻黄6g、杏仁6g、生苡仁15g、荷叶6g、连翘15g、赤芍12g、酒大黄6g、荆芥12g、生姜6g、甘草6g。
服法:水煎分服,一日两次,每次200ml,连服7天。
不方便接受汤药的人群,推荐院内制剂:金菊板蓝根颗粒,推荐中成药:莲花清瘟胶囊。
(三)普通型
1.湿毒郁肺
临床表现:无发热或低热,微恶寒,乏力,周身酸痛,咳嗽,咯痰,胸闷憋气,纳呆,恶心,便溏或大便粘腻,舌质淡齿痕或淡红,苔白腻或腐腻,脉濡或滑。
治法:宣肺透邪,清热化浊。
推荐处方:宣肺化浊方加味
处方:蜜麻黄6g、连翘15g、法半夏12g、苍术12g、广藿香6g、羌活9g、酒大黄6g、陈皮6g、黄芩6g、杏仁6g、石苇12g。
服法:水煎分服,一日两次,每次200ml,连服7天。
不方便接受汤药的人群,推荐院内制剂:宣肺化浊颗粒。
2.热毒壅肺
临床表现:发热或身热不扬,口渴不欲饮,乏力,咳嗽,痰少,咽痛,口干,伴胸闷,纳呆,无汗或汗出不畅,便溏或者大便粘滞不爽,舌红,苔黄厚腻或薄黄,脉滑数或濡。
治法:宣肺透邪,清热解毒。
推荐处方:宣肺败毒方
处方:蜜麻黄6g、连翘15g、生石膏30g(先煎)、法半夏9g、苍术12g、广藿香6g、酒大黄6g、陈皮6g、杏仁6g、薄荷9g(后下)、桔梗6g、芦根15g、赤芍12g、甘草3g。
服法:水煎分服,一日两次,每次200ml,连服7天。
(四)重型(温毒闭肺)
临床表现:高热不退,咳嗽;痰少,痰黄粘稠不易咳,或黄痰,胸闷气短喘促,腹胀便秘,四肢欠温,微汗,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肺通络,泻火解毒
推荐处方:清肺通络方。
处方:蜜麻黄9g 、杏仁9g、生石膏20g(先煎)、胆南星6g、葶苈子15g、桃仁9g、赤芍15g、射干9g、生薏苡仁15g、水蛭3g。
服法:水煎分服,一日两次,每次200ml,连服7天。
(五)危重型(内闭外脱)
临床表现:神昏,烦躁;胸腹灼热,手足逆冷;呼吸急促或需要辅助通气。舌质紫绛,苔黄褐或燥,脉浮大无根。
治法:开闭固脱,解毒救逆。
推荐处方:生晒参15g、黑顺片10g(先煎)、山茱萸15g,浓煎100ml,顿服,或静滴参附注射液。神昏明显者可一并送服安宫牛黄丸。
(六)恢复期
临床表现:气短,乏力,轻咳;心虚胆怯,夜寐欠安,纳呆腹胀,便溏不爽;易汗出,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细。
治法:运脾益肺,培元固本。
推荐处方:益肺健脾方。
处方:炙黄芪15g、党参6g、陈皮9g、当归9g、柴胡6g、桔梗6g、麸炒白术15g、赤芍9g、玉竹15g、丹参15g、生麦芽15g、炙甘草6g。
服法:水煎分服,一日两次,每次200ml。
推荐院内制剂:培土益肺颗粒、益肺健脾颗粒。推荐中成药:贞芪扶正颗粒、仁青芒觉颗粒(藏药)。
六、其他中医疗法
在疾病预防、治疗或恢复期,可积极推广穴位按摩、耳穴压豆、小儿捏脊、中药浴足、中医导引术等非药物中医治疗手段,达到扶持正气,疏通经络,调和脏腑的作用,有助于恢复体能、体质和提高免疫力。
按摩推荐穴位:合谷穴、迎香穴、风池穴、足三里。按压时缓缓用力,以有酸胀感为度,按压10秒左右后,缓缓上抬,再往下按,反复操作,每日按8-10次。
耳穴压豆法:又称耳穴药压法,是使用较硬的王不留行籽、决明子等进行耳穴压贴的一种传统疗法。耳穴压豆法主要遵循耳针、中医辨证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选择一定的穴位进行组合,以调整相应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取穴:主穴:大肠、三焦、脾、腹、皮质下。取穴宜根据主要病症取其反应明显的穴位,要少而精,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隔3天更换1次。
小儿捏脊:针对小儿患者,可配合捏脊疗法。捏脊的穴位为夹脊穴,位于腰背部,在挟提到与病情相关的背俞穴上时,可加重挟提力量,并用力向上提捏一次。
中药浴足:杜仲30克、川断30克、当归60克、炙黄芪30克、藿香15克、木瓜20克、艾叶15克,生姜15克。用法:加水2000ml,水煎45分钟,滤取药汁足浴。每天1次,每次15-30分钟,以全身微微汗出为度。
常用药参考表
发热类(保障2种):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宣肺败毒颗粒、清肺排毒颗粒、疏风解毒胶囊
咽干咽痛(保障2种):地喹氯铵、六神丸、清咽滴丸、疏风解毒胶囊
咳嗽咳痰(保障2种):溴已新、氨溴索、愈创甘油醚、乙酰半胱氨基酸
流鼻涕(保障2种):福尔可定、氯雷他定、西替利嗪
鼻塞:赛洛唑啉滴鼻剂
恶心/呕吐(保障2种):桂利嗪、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胶囊
7.新冠肺炎防护常识
面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的变化,个人防护显得尤为重要,广大群众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冠病毒防控,不要恐慌,不要焦虑,按照相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控工作。
一、个人防疫知识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
4.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5.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6.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二、居家防疫知识
1.要常开窗,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2.要做好日常家庭消毒,对门把手、桌椅、马桶坐垫等重点部位用75%乙醇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3.要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用流动的肥皂水或者洗手液来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弯曲遮掩口鼻。
4.要避免空气和接触传播,家庭成员要避免接触可疑症状者身体分泌物,不要共用个人生活用品;就餐时,公筷分餐,快进食,少说话,相互交流不宜近,避免握手和拥抱,拱手微笑讲礼仪。
5.居家隔离人员要准确报告实情、主动接受隔离,与家人分住所居住,条件有限的,要分房间居住,单间隔离,同屋居住的全部家庭成员都要带好口罩。
6.要密切关注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自觉避免接触他人,佩戴好口罩后尽快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全力配合治疗。
三、疫情期间就医时注意事项
1.如果接触者出现症状,要提前选择有发热门诊的定点医院。
2.限制看护人数,尽量安排一位健康状况良好且没有慢性疾病的人进行护理。
3.家庭成员应住在不同房间,如条件不允许,和病人至少保持1米距离。
4.限制病人活动,病人和家庭成员活动共享区域最小化。确保共享区域(厨房、浴室等)通风良好(开窗)。
5.看护人员与病人共处一室应带好口罩,口罩紧贴面部,佩戴过程禁止触碰和调整。口罩因分泌物变湿、变脏,必须立即更换。摘下和丢弃口罩之后,进行双手清洗。
6.与病人有任何直接接触或进入病人隔离空间后,进行双手清洁。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