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3022800000044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2-12-27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政府文件 |
打通最后一公里 服务群众零距离
打通最后一公里 服务群众零距离
正宁县交通运输局
(2022年12月)
近年来,正宁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批示精神,重点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为契机,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强化区域规划引领,畅通通组入户路网,壮大集体经济,做亮做实农旅产业,大力发展“微旅游”,强力畅通“毛细血管”,采取“24435”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了行政村、自然村通硬化率100%,通组入户率70%以上,基本建立了遍布农村、连接城乡、安全畅通、服务优质、绿色生态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紧盯“两个率先”,完成两通“新目标”。为了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牢固树立“要致富、先修路”的工作理念,克服施工、技术、资金等各种困难,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勇气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魄力,把农村公路建设特别是通组入户路作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从2005年开始,大力实施农村公路硬化工程,通过十年的努力,先后投资15亿元,新修农村公路130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100公里。2015年底,我县率先在全市实现了建制村通硬化路的目标、建制村通班车目标。
二是坚持“四个结合”,实现入户“全覆盖”。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交通先行”这一核心原则,严格执行“一审查、两备案、三交验、七公开”制度,采取把农村公路建设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优先建设省市县乡村振兴示范村的“通组联户路”;把农村公路建设与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出行和运输难题相结合,优先建设群众迫切需要的“运输路”,把农村公路建设与特色产业开发相结合,优先建设通往特色产业基地的“产业路”,把农村公路建设毗邻村组户路相结合,优先打通发挥路网整体功能通村通组“断头路”,近三年新修通组入户路280公里,5万农村住户的70%实现了路路连接到户,逐步实现农村公路通组入户全覆盖。
三是实行“四级管理”,力争质量“过得硬”。全面推行“政府监督、法人管理、企业自检、社会监理”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本着既安全通畅,又节约成本的原则,按照“以工代赈”的方式,实行“一线工作法”,做到行动计划在一线修订和完善,困难和问题在一线解决和排除,工程质量在一线检查和提高,工程进度在一线调度和促进,安全措施在一线监控和强化。突出质量检测重点部位,重点工序和检测频率,成立了由乡村组干部和“两代表一委员”组成的义务监督员队伍,发挥其就近易管优势,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强化工程质量监管,切实把好材料进场、施工工序、现场管理、工程监督和质量检测等“五个关口”,确保“建成一条、达标一条”,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
四是推行“三级路长”,确保公路“有人管”。建立县、乡、村三级路长制,由县长任总路长,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为路长,交通局长任巡查路长,乡镇长和村委会负责人分别担任辖区内乡镇路长,村路长,各级路长为辖区内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和路域环境整治的总负责人,负责组织、督促辖区内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工作落实、协调解决突出问题,构建起了“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公路管理体制,建立了责任明确、运转高效的养护运行机制,实现了“全路段、无盲点”管理。
五是聚焦“五项目标”,实现公路“管得好”。紧盯乡村振兴目标,聚焦农村公路养护实现畅、洁、绿、美、安“五项目标”。坚持把公路养护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与全域无垃圾行动相结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绿树花廊相结合,与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相结合,对全县境内452条农村公路(其中省道2条,县道4条,乡道4条,村道442条,全长1575.9公里)全领域养护,建管养运齐抓共管,健全完善了“县为主体、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养护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多元化进程,全县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覆盖面和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整治率达到100%,努力打造“人在景中走,车在画中游”的公路文化。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