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无障碍
|
关怀版

正宁县人民政府

统计局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4022900000013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4-02-29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统计信息

2015年正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2-29 浏览次数: 【字体:

2015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各类挑战,开拓创新,务实奋进,着力打基础、破瓶颈、增后劲、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全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综合

国民经济。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14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1.8亿元,增长3.2%;第三产业14.95亿元,增长12.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4220元,按年末汇率折算为2331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35.5:11.8:52.7调整为35.3:7:57.7,第三产业比重逐年增加。

财政收支。全县大、小口径财政收入分别完成22217万元和17967万元,同比增长15.27%和22.14%。其中,税收收入7834万元,增长7.04%;非税收入10133万元,增长37.10%。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58510万元,增长18.34%。其中,拨付工资性支出和行政运转经费62514万元,增长10.88%;教育支出36261万元,增长30.67%;科学技术支出439万元,增长14.6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370万元,增长47.52%;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0595万元,增长26.04%;农林水事务支出25448万元,增长37.31%。

二、农业

农业生产。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76亿元,增长4.84%。其中,农业总产值13.57亿元,增长5.60%;林业总产值0.28亿元,下降33.10%;畜牧业总产值0.86亿元,增长1.52%;渔业总产值0.02亿元,增长13.37%;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03亿元,增长14.33%。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7.12万亩,油料面积9.93万亩,蔬菜面积7.45万亩。粮食产量90282吨、油料产量16398吨、蔬菜产量14.16万吨。全年牛、羊、家禽出栏分别为0.76万头、1.03万头7.56万只,增长4.11%、6.52%和7.08%;猪出栏2.51万头,下降2.52%。肉类产量3223吨,增长0.47%;水产品产量195吨,增长13.37%。

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年末,全县新增农业机械总动力0.9万千瓦,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万亩,农用机械总动力累计达到18.1万千瓦,增长6.2%;农村用电量3982万千瓦时,增长10.49%。

2015年,全县完成造林面积6.42万亩,新育苗木0.42万亩,四旁植树71万株。退耕地还林0.3万亩,荒山荒地造林0.1万亩;种苗补助费90万元,兑付农户补助资金150万元。退耕还林政策补助1157万元,兑付农户补助资金1157万元。水土流失治理和林业生态工程成效显著,新修梯田20860亩,流域治理35.4平方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41%。

全年新栽苹果2.7万亩,其中:春季1.2万亩,秋季1.5万亩。开展农民培训83期,培训果业技术骨干500人次,普通果农9000人次。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全县工业总产值38100万元,同比增长3.6%,增加值8673万元,增长3.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956万元,增长5.7%;增加值3086万元,增长8.5%。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17144万元,增加值5587万元,下降0.44%。

 

工业效益。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445万元,下降0.09%;利润总额1179万元,下降21.8%;应交增值税188万元,下降25.1%。

建筑业。年末资质以内建筑企业2家,完成总产值15741.9万元,下降18.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45万平方米,下降34.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17万平方米,下降32.0%。其中,住宅房屋竣工面积4.19万平方米,下降43.8%。

四、固定资产投资及项目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72亿元,增长10.53%;新开工项目255个,竣工项目196个。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10.78亿元,增长24.37%;第二产业59.67亿元,下降1.54%,其中工业投资15.73亿元,下降14.79%;第三产业37.07亿元,增长31.97%。

 

房地产开发投资11993万元,增长19.45%。商品房施工面积14.89万平方米,下降4.9%。商品房销售面积2.61万平方米,增长248%。

项目建设。全县共实施各类招商引资项目26个,签约资金64.5亿元,到位资金23.4亿元,增长17%。全县共论证储备各类项目293个,资金规模41.9亿元;争取到项目156个,落实资金9.83亿元,增长40.4%。

五、贸易和旅游

市场消费。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9亿元,增长8.9%。分地域看,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10.31亿元,增长8.85%;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4.58亿元,增长8.93%。分行业看,批发业22589万元,增长7.11%;零售业107053.1万元,增长10.17%;住宿业381.2万元,下降10.26%;餐饮业18938.3万元,增长4.48%。分规模看,限额以上零售额2581.1万元,增长1.01%;限额以下零售额146380.5万元,增长9.03%。全年实现出口创汇2.5628亿元,增长7%。

 

旅游。积极实施《正宁县旅游业发展规划》,以“红、黄、绿、古”四大特色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打造“革命圣迹缅怀游、黄帝文化始祖游、子午岭绿色生态游、罗川寻清访古游、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游”五大精品品牌为主线,紧扣打造“文化旅游名县”这条主线,突出“项目争取、产业开发、大景区建设”三个重点,着力打造大景区旅游品牌。全年共接待游客30.06万人次,增长27%;旅游综合收入1.3亿元,增长35%;争取到各类旅游开发项目资金共7830多万元,论证储备项目7个,总投资17.29亿元,创建永和镇罗川村为旅游专业村。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达到500人以上,间接从业人员1000人以上,旅游专业人才达到30多人。

六、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全年完成道路客运量169.31万人,客运周转量3921.87万人公里,货运量121.33万吨,货运周转量11243.36万吨公里。年末公路总里程为1116公里,其中:二级公路34公里;三级公路49公里;四级公路731公里;等级外公路302公里。

全县共有道路运输经营业户3户,驾校1所,三级汽车客运站1家,道路运输从业人员1357人;建成乡镇客运站9个,行政村客车停靠站点60个;全县有机动车维修企业9家,其中二类汽车维修企业2户,三类汽车维修企业7户;全县营运车辆550辆,其中营运货车353辆,1075.93吨;营运客车109辆,2837个座位;出租车60辆,300个座位;客运班线44条(其中省际6条、市际4条、县际19条、县内15条),机动车驾驶员教练车辆21辆。

投资2.09亿元,完成了197.25公里农村公路建设,为19个省定贫困村新建水泥路41.424公里;建成了川塬连接路3条37.91公里、林区公路4条32.4公里,在全市率先实现了100%的行政村通等级路、通班车的目标。

通讯业。全年通信业务总量10404万元。电话用户16.43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0.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6.03万户。互联网用户数14708户。电话普及率67部/百人。

七、金融和保险

金融业。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6.83亿元,比年初增加7.64亿元,增长15.5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9.13亿元,比年初增加7.41亿元,增长17.76%,占各项存款的86.4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2.68亿元,比年初增加0.71亿元,增长3.2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7.29亿元,比年初增加0.72亿元,增长10.96%;中长期贷款余额15.38亿元,比年初减少0.02亿元,下降0.13%。存贷比39.91%,较去年下降5.53%。

 

保险业。全年实现保费收入7569.74万元,增长55.41%。支付各类赔款及满期给付总额2073.72万元,增长22.16%。全县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到1460.13万元,增长8.93%,实现理赔1164.32万元,增长117.95%。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全年共论证储备科技项目22个,争取项目资金104万元。实施关键技术项目7项,引进省级以上新品种5个,推广高新技术及实用新技术12项,实施科技合作项目2个。全年专利申报55件,授权5件。

教育。2015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64所,其中公办幼儿园44所,小学87所、教学点16个,初中8所,九年制学校5所,完全中学2所,高级中学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30282人,其中在幼儿园5837人,小学14287人,初中5766人,普通高中3927人,中等职业学校465人。共有教职工3038人,其中专任教师2916 人,专任教师中幼儿园 318人,小学 1377人,初中 793 人,普通高中 350人,中等职业学校78人。全县高考二本以上进线419人,进线率为23%,较2014年提高2.45个百分点。全县校舍总建筑面积36.32万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分别为小学8.73平方米,初中23.84平方米,高中22.16平方米,中等职业学校30.1平方米。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成功举办了第十三届中国·庆阳(正宁)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组织参加了2015年庆阳市农耕节等香包展销活动。文化产业新增法人企业4家,法人单位机构数达到59家;从业人员达到3900人;增加值完成0.92亿元;招商引资实质性签约合同金额4.78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亿元;资产总额完成2.64亿元。

卫生。2015年,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7个,床位657张;卫生技术人员474人,其中:执业医师143人,执业助理医师55人,注册护士172人。

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34%,全年普通门诊和慢性病补偿1426.97万元,住院补偿5295.17万元,较上年分别上升了13.2%、27.3%。新农合政府补助提高到380元,人均筹资达到470元;免费婚前医学检查2266对,婚检率95%;发放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扶助金29户14.04万元;对符合市级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298人,按每人720元的标准,发放扶助资金21.456万元。

体育。全年举办了2015年迎新春职工羽毛球比赛、健身气功暨健美操展演、县直机关职工羽毛球比赛等活动。组队参加了庆阳市职工羽毛球交流大赛、庆阳市首届体育舞蹈锦标赛、庆阳市首届“岐黄杯”登山比赛、庆阳市篮球裁判员培训暨裁判员篮球比赛 、庆阳市机关工委年终羽毛球比赛、代表庆阳市参加了“甘肃省篮球争霸赛”。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全年共开工建设各类工程51处,其中,县城建设各类项目18处,小城镇建设项目33处,完成投资4.8亿元。组织实施了县城集中供热、新宁路开通、北区道路及排水、街区补修、县城东关出口改造安置房1#、2#楼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29亿元。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700户,总投资2.73亿元。

2015年建成保障性住房240套,基本建成公共租赁房48套、棚户区改造安置房204套。安居小区B区室外工程竣工后,交付使用保障性住房11幢456套、林总场危旧改造住房10幢354套。争取中央、省、市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1276万元。

全年为950户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90.5万元,增长24.43%;摇号分配第四批保障房270套;全年收缴住房维修基金34.97万元、支付19.07万元。

环境保护。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标准,城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县10个乡镇、94个行政村均已通过省级、市级生态乡镇、生态村命名;西坡、湫头、五顷塬、永和、三嘉5个乡镇已通过省级评估,待国家级审核命名;共创建国家级先进组织单位1个、国家级绿色学校1所、省级绿色学校3所、省级环境教育基地先进单位1个、省级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优秀教师2名、省级绿色社区1个,市级绿色学校30所、市级绿色单位5个、市级绿色企业2个。

十一、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2015年,全县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5起(非营运),死亡6人,受伤29人,直接经济损失9.1万元。与2014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10.71%、14.29%、21.62%、6.7%。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人口。据公安年报统计,2015年底全县总户数77708户,户籍总人口24.45万人。据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15年全县常住人口18.21万人,城镇化率31.58%,人口出生率13.5‰,死亡率6.34‰,自然增长率7.16‰。

人民生活。抽样调查显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75.2元,增长9.6%;人均消费支出15694.7元,增长11.46%;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7.3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33.8元,增长11.6%;人均消费支出5148.46元,增长6.07%;人均现住房面积26.32平方米。

 

就业和社会保障。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8%;城镇新增就业8436人;新增小额担保贷款3704万元;创业培训310人;职业技能鉴定4020人;全年劳务输转5.294万人,创劳务收入10.9亿元。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全县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邮电业务总量统计口径调整为各邮政企业、快递服务企业和电信、移动、联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