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无障碍
|
关怀版

正宁县人民政府

统计局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4022900000019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4-02-29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统计信息

2021年正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2-29 浏览次数: 【字体:

2021年,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力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稳健,“十四五”规划目标开局良好。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7.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3%。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6.56亿元、2.28亿元、18.57亿元,分别增长10.9%、5.4%、0.7%。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1.9:7.7:70.4调整为2021年的23.9:8.3:67.8。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955元。

      年末全县总户数78377户,户籍总人口24.25万人(公安户籍人口)。其中,城镇人口10.06万人,乡村人口14.19万人。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7.0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28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2.72%,人口自然增长率1.26‰。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14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失业人员再就业837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72人,职业技能培训5720人次,脱贫劳动力培训365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4.81万人。

二、农业

全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6.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0.6%。其中,一产增加值6.56亿元,增长10.9%;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19万元,增长0.8%。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94万亩,增长13.01%。蔬菜种植面积1.52万亩,下降53.52%。瓜类种植面积1913亩,下降2.15%。果园面积11.79万亩,下降1.42%。中药材面积2.95万亩,增长45.32%。

粮食总产量5.21万吨,增长12.28%;粮食平均亩产403公斤,下降0.54%。蔬菜产量2.31万吨,下降36.54%。水果产量7.95万吨,增长8.76%。瓜类产量5208吨,下降15.24%。中药材产量14386吨,增长54.84%。肉类产量5733.69吨,增长39.45%。奶类产量444.61吨,增长164.4%。

牛存栏1.92万头,增长61.34%;出栏0.74万头,增长164.29%。羊存栏1.65万只,增长25.95%;出栏1.11万只,增长26.14%。猪存栏8.29万头,增长18.43%;出栏6.03万头,增长34%。家禽存栏20.72万只,下降15.57%;出栏11.87万只,增长19.5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2484万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规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14亿元,增长4.4%,产销率99.5%。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84.5元,比上年减少2.19元。营业收入利润率3.64%,比上年增加1.8个百分点。 

全年资质以上4户建筑业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72亿元,比上年增长39.5%;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0324万元,增长2.1%;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1404人,下降12.2%;承建房屋施工面积10.9万平方米,下降18.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7万平方米,增长15.6%。

四、服务业

全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156万元,增长0.5%;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5710万元,增长1.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9274万元,增长7.4%;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3388万元,增长10.6%;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7661万元,增长1.8%;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748万元,下降0.01%;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3862万元,下降1.4%。

全县公路总里程941.88公里。其中,县道 72.63公里,乡道 106公里,村道763.25公里。按技术等级分,等级公路 941.88公里。其中,二级公路7.77公里,三级公路 40.34公里,四级公路 893.76公里。按路面等类型分,沥青混凝土路面149.24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698.20公里,简易铺装路面94.44公里。年末实有客车83辆。其中,城市公交8辆,年末实有出租车60辆。全县94个建制村,已通客车建制村94个,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


全年通讯业务总量11024.74万元,比上年增长0.75 %。电话用户20.2万户,上年增长18.2%。其中,移动电话用户数15.78万户,固定电话用户4.42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77492户,比上年增长17.25%。


五、国内外贸易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927.3万元,比上年增长10.7%。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3119.8万元,增长3.5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8807.5万元,增长29.96%。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107567.5万元,增长10.2%;餐饮收入14359.8万元,增长14.4%。按规模分,限额以上零售额2448万元,增长3.09%;限额以下零售额119479.3万元,增长10.86%。完成出口创汇34.65万元,下降40.1%。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年下降15.4%。其中,地方项目下降59.9%,房地产开发下降4.4%,甜永高速下降75.7%。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6.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4.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4.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6.8%。

全年在库项目67个(含房地产项目11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增长53.8%,完成投资额下降18.2%;5000万元以下项目47个,增长9.3%,完成投资额下降8.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比上年下降4.4%。房屋施工面积11.3万平方米,下降66.3%。商品房销售面积0.4万平方米,下降69.1%。

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011万元,增长103.1%,两年平均增长23.3%。其中,税收收入7498万元,增长20.3%;非税收入15513万元,增长204.4%。从主体税种看,增值税2191万元,下降17.5%;企业所得税289万元,下降1.7%;个人所得税147万元,增长90.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1839万元,增长2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336万元,下降12%。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7.3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8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5.54亿元,增长41.55%。


八、居民收入消费

全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69.97元,比上年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54.85元,增长10.13%。

全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438.44元,比上年增长4.6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571.86元,增长9.6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9%。 


九、社会保障

全年保障城乡低保对象5724户15298人,发放城乡低保金5990.2万元;保障特困供养人员491户531人,发放特困供养金520.3万元;救助因病、因学、因灾等其他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人员25274人,发放临时救助金2850.27万元;保障残疾人两补人员6923人,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376.2万元,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全年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3096人,基金收入5535万元,基金支出8329万元,缴费人数增长率29.97%;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7139人(其中退休2394人,在职人员4745人),基金收入7263万元,基金支出14585万元,参保人员缴费率100%;工伤保险参保8801人,基金收入250万元,基金支出318万元,农民工参保905人,参保率98%;失业保险参保6770人,基金收入331万元,基金支出231.33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38609人,征缴基金2677万元,基金支出6156万元,发放率100%,特殊困难群体代缴31496人,代缴资金314.96万元,贫困人口覆盖率100%。

全年医保各项基金累计收入25786.02万元,累计支出21090.92万元。城乡居民医保参保199897人,参保率99.35%,基金支出14730.2万元;城镇职工医保参保13496人,基本医保基金收入5542.2万元,补充医保基金收入1432.62万元,基金支出4913.28万元;医疗救助参保资助50914人607万元,救助大病患者4850人次、642万元。

十、科技和教育

全年共论证储备科技项目11个,立项实施8个。其中,省级科技项目3个,立项2个,申报市级科技项目6个,立项4个,申请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2个,立项2个。累计引进板栗南瓜、天贵糯932甜糯玉米、西门塔尔肉牛等新品种68个。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认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1家,创建市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4个。引进省、市科技人才16名,选派县级科技特派员34名,成立了4个科技服务团队。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40所。其中,幼儿园29所,教学点16所,小学78所,九年制学校6所,初中7所,完全中学2所,独立高中1所,职专1所。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6.6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1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4.19%。


十一、文旅、卫健和体育

全县年末共有文化馆、图书馆各1个,藏书4.64万册;博物馆2个,文物藏量4649件;乡镇文化站10个;广播电视台、电视播转台、中短波广播转播台各1个,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全年接待游客62.8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765万元。

全年组织开展了8场次文艺演出,创作编排、演出大型原创红色秦腔现代剧《寺村塬》,荣获庆阳市第八届新创剧目综合创作一等奖,编剧、导演一等奖,作曲、舞美二等奖和四个单项奖。举办了“风雨沧黄百年路·高歌猛进新征程”主题书画展,展出书画作品167幅,在人民广场设置正宁红色故事宣传展牌40面80版;组织开展了“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绿色发展 美好生活——传承丝路文明 畅游如意甘肃”等宣传活动,拍摄制作王录拉板糖、正宁老豆腐、正宁荏果子等非遗专题片5部,展出展板50面,发放宣传资料2500份。

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6个,床位1008张,在职职工1072人,卫生技术人员874人。其中,执业医师228人,执业助理医师50人,注册护士417人,药师34人,检验技师41人,影像技师54人,卫生监督员17人。

全县共有体育场地101个,体育场地面积227040.5平方米。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9人,一级体育指导员43人,二级体育指导员96人,三级体育指导员441人。

十二、环境保护和应急管理

全年空气监测总天数为365天,剔除无效天数后,有效监测天数349天,优良天数为322天,优良率为92.3%,高于年度控制目标7.23个百分点。PM10年均值为47μg/m³,低于年度控制目标23个百分点,PM2.5年均值为18μg/m³,低于年度控制目标17个百分点,全面完成了省市的控制标准。国控四郎河罗川断面及支党河张家堡断面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达标率100%。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庵里水库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水质良好,水质达标率100%。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正宁县龙咀子村大气及水质(四郎河出入境断面)均达到省市控制目标。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红土窑水库、嘉峪川水库监测结果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三嘉乡东庄村地下水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Ⅲ类标准。

全年全县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2起,下降33.3%;死亡3人,下降40%;受伤12人,下降45.5%;直接经济损失229.75万元。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其他行业也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注:

1.本公报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正宁统计年鉴2021》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资料来源:本公报中综合、农业、工业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贸易、人民生活数据来自县统计局各专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数据、社会保障数据来自正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保局、医保局、救助中心;利用出口创汇数据来自正宁县商务局;通信业务总量数据来自各通信公司;文化、体育和旅游数据来自正宁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交通运输数据来自正宁县交通运输局、运管局;财政数据来自正宁县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正宁支行;教育数据来自正宁县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正宁县科技局;卫生数据来自正宁县卫生健康局;环保数据来自庆阳市生态环境局正宁分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正宁县应急管理局。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