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5012600000003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5-01-26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统计信息 |
2024年第三季度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24年第三季度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三季度我县生产总值完成40.6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4亿元,增长10.5%,全市排名第一,增速分别较全省6%、全市4.5%高4.5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
(一)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6.18亿元,增长6.1%,全市排名第五。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8.5万亩,较上年增加1.3万亩,增长4.7%。其中:
1.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7559.6亩,产量59783.5吨,增速8.8%。其中:小麦面积14717亩,产量3679.6吨,增长2.86%;秋粮面积122842.43亩,产量56103.9吨,增长11.42%。
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47599.5亩,增长1.16%。其中:油料52361亩,产量6829.15吨,下降1.37%;蔬菜23724.59亩,产量33454.84吨,下降16.16%;药材53082.6亩,产量26196吨,增长30.45%;烤烟13223亩,产量3254.4吨,下降11.06%;瓜果3096.96亩,产量9913.49吨,增长29.87%。
3.畜牧业养殖情况:肉猪出栏59050头,同比增长0.2%;肉用牛出栏6860头,同比增长10.4%;肉用羊出栏11620只,同比增长11.2%;鸡出栏14.33万只,同比增长15.33%。
(二)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0.44亿元,增长24.8%,全市排名第二。按行业类别分:工业增加值完成19.93亿元,增长27.1%(其中:采矿业19.12亿元,增长30.3%;制造业0.73亿元,下降5.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0.07亿元,下降11.9%);建筑业增加值完成0.52亿元,下降9%。
(三)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4亿元,增长3.2%,全市排名第第四。按行业类别分:批发零售业完成11819万元,增长0.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4594万元,增长2.2%;住宿餐饮业完成8476万元,增长5%;金融业完成11529万元,增长1.1%;房地产业完成17458万元,增长3.7%;营利性服务业完成6523万元,下降1.1%;非营利性服务业完成76948万元,增长3.7%;
二、规模以上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1%,全市排名第二。按行业类别分:采矿业20.16亿元,增长33.2%;制造业0.15亿元,下降6.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0.01亿元,增长29.2%。
三、固定资产投资: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4%,全市排名第四。按重点领域分:跨境项目(石油勘探)0.79亿元,下降85.5%;房地产开发3.1亿元,下降15.6%;煤电项目19.6亿元,增长115.1%;其他建安工程4.3亿元,下降0.8%。按投资主体分:政府投资4亿元,增长16%;国有企业投资20.4亿元,增长40.3%;民间投资3.5亿元,下降25.1%。按产业分:第一产业0.7亿元,增长241%;第二产业22.2亿元(工业投资22.2亿元),增长49.1%;第三产业5.0亿元,下降33.9%。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01亿元,同比增长1.2%,全市排名第一。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02亿元,下降11.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99亿元,增长40.95%。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8.77亿元,增长0.76%;餐饮收1.24亿元,增长4.69%。
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76.61元,增长4.8%,全市排名第二。其中:工资性收入25224.28元,增长5%;经营净收入3043.89元,增长3.8%;财产净收入1618.02元,增长2.7%;转移净收入990.42元,增长7.7%。
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30.14元,增长7.4%,全市排名第七。其中:工资性收入3627.65元,增长8.5%;经营净收入4795.12元,增长5.2%;财产净收入228.74元,增长3.7%;转移净收入2378.64元,增长10.9%。
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县完成22531万元,增长1.88% 。其中:税收收入17735万元,增长3.99%;非税收入4796万元,下降5.22%。
八、其他指标:全社会用电量26675.6万千瓦时,增长16.55%。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35.31亿元,增长10.66%;贷款余额55.99亿元,增长10.09%。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