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4081800000034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4-08-18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政府文件 |
正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全面推进政务服务“综合窗口” 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县政府有关部门,省、市驻正宁有关单位:
《全面推进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正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5月31日
全面推进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实施方案
为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5号)关于“整合部门单设的办事窗口为综合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法律规定和政策要求及跨部门“高效办成一件事”决策部署,实现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一体化运行管理办法》规定,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模式,推进“一窗受理、综合服务”改革,切实解决服务分散、效率不高、标准不一、人员管理难、行政成本高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高效便捷、集成共享、利企便民的政务服务体系。
一、总体目标
2024年6月底前,所有进驻县政务大厅单位事项均纳入“综合服务窗口”和“专业服务窗口”。综合服务窗口根据社会需求、业务关联性和办理频次,打破部门、事项、领域界限,设置“无差别综合窗口”或“分领域综合窗口”,按照“受审分离”原则,配备专人统一进行窗口前台受理,业务单位负责后台审批,实现“一窗办多事”。“专业服务窗口”根据改革推进情况,逐步向“综合服务窗口”转变。
二、重点任务
(一)基础工作夯实提升
1.线下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大厅,落实“只进一门”。县直相关单位除涉密涉敏和因场地受限政务服务事项实行进驻事项负面清单外,所有审批服务事项按照“应进必进、能进全进”的原则,统一纳入政务大厅集中办理。严禁事项“明进暗不进”群众办事“多头跑”现象。审批服务中除现场勘验、技术审查、听证论证等特殊环节可不进驻政务大厅外,其他环节不得“体外循环”。推动水电气暖、通信、公证、法律援助等与企业和群众办事密切相关的服务全面进驻政务大厅和政务平台。相关部门设立的不具备进驻条件的办事大厅报县政府批准后作为“政务服务大厅分厅”纳入县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体化管理。
2.线上服务事项全部接入平台,提升“一网通办”。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事项“应接尽接、应上尽上”全部通过正宁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管理和办理。加快政务服务平台统一受理端建设,积极引导办事群众和企业通过甘肃政务服务网和甘快办APP“一网一端”申报办理业务。通过系统整合和数据共享实现电子证照和申报材料在线查验和复用,实体证照免于提交,做到线上“好办快办”“一网通办”。
(二)综合窗口规划建设
1.“无差别综合窗口”建设。
⑴窗口规划:在事先摸底调研基础上规划设置无差别综合窗口13个。
规划“事进入不进”方式无差别综合窗口6个,整合教育局、科技局、文旅局、卫健局、疾控中心、气象局、消防队、水保局、城管局、财政局、工信局、统计局、商务局、编办、统战部、宣传部、档案局、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站、经管局、农技中心等21个单位窗口设置无差别综合窗口6个,受理事项322项。
规划低频办理事项无差别综合窗口1个,受理低频办理事项183项。
规划“高效办成一件事”无差别综合窗口4个,受理“一件事”、“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共235项。
规划“跨省通办”无差别综合窗口2个,受理“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事项160项。
⑵窗口设置:县政务服务中心负责完成无差别综合窗口硬件(窗口、标牌、电脑)、网络设置配置。
⑶人员选配:由县政务服务中心统一配备综合窗口受理人员(通过选调项目人员、社会购买服务或混合方式)13名。
⑷业务授权:职能部门与县政务服务中心签订《综合窗口授权委托书》,充分向综合窗口授予业务咨询、受理收件、材料初审、证照颁发及系统操作等权限,部门不再对已授权综合窗口受理的事项另行受理。
⑸指南编制:职能部门按照最小颗粒度拆分政务服务事项,明确每个办理事项的受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示范文本、审查要点、专业名词、常见问题解答等内容精准编制受理指南,交县政务服务中心综合受理窗口。
⑹岗前培训:县政务服务中心负责,职能部门配合,对选配的综合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全科培训,互学业务,互为AB岗,促进服务规范、能力提升。
2.“分领域综合窗口”建设
⑴窗口规划:对目前各行业窗口整合优化,确定分领域综合窗口10个。
市场主体登记综合窗口:县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实施市场主体准入、登记、获得经营场所、便利化注销及相关许可服务。与社保、税务、公积金、公安、银行等行业强化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并联办理,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提高开办效率。
纳税服务综合窗口:县税务局负责,整建制进驻,实施综合办税、税费清缴、车辆购置税征收、税收返还等审批服务事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税务服务。
不动产登记综合窗口:县自然资源局牵头负责,房产服务中心、税务部门配合,实行不动产登记综合受理,一套材料、一次提交、按责办理、限期办结。
公积金办理综合窗口:县公积金中心负责,整建制进驻,实施公积金缴存、贷款、提取等审批服务事项。
社保医保综合窗口:县社保局、医保局负责,落实《社会保险经办条例》整建制进驻,为用人单位和个人提供一站式服务。
项目审批综合窗口:县住建局牵头负责,集成投资项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事项,整合投资项目赋码、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四个环节,推行全过程一张表单申请。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实行综合窗口统一受理、全程在线审批。
公用事项服务综合窗口:县住建局牵头负责,水电气热报装、过户与项目审批关联,跨领域集成办理。
婚姻登记综合窗口:县民政局负责,实施婚姻登记线下一站式办理、线上跨省通办。
人社就业综合窗口:县人社局牵头负责,实施人力资源、劳动就业、争议仲裁、职称评审、补贴申领、人才服务等人社部门审批服务事项。
公安综合窗口:县公安局牵头负责,集成户政、出入境、治安、特行等审批服务事项,设立公安综合受理窗口,集多种服务功能为一体,实行一窗通办。
⑵窗口设置:各领域综合窗口牵头单位负责,相关单位配合,打破部门、事项、领域界限重构业务流程,统一设置足量“咨询辅导(网办)”、“综合受理”、“统一出件”前台窗口。
⑶人员选配:各领域综合窗口牵头单位负责配备综窗“首席事务代表”,并与相关单位配合共同完成前台服务、后台审批及相关配合人员的统一选配工作,严禁各自为政,业务互不相通,服务互不相知。
⑷业务授权:对前台工作人员在办理咨询、受理、初审、颁证非本单位事项时,综窗相关单位需书面授权。
⑸指南编制:各领域综合窗口相关单位按照最小颗粒度拆分政务服务事项,共同研究编制《政策解答及常见问题手册》《窗口受理指南》《后台审批规范》,统一规范综合窗口业务。
⑹业务培训:各领域综合窗口牵头单位负责相关单位配合,对选配的综合窗口工作人员实行全科培训,互学业务,互为AB岗,促进服务规范、能力整体提升。
(三)综合窗口业务规范
1.明确综窗“收件”流转程序。按照“受审分离”的原则及“告知承诺+容缺受理”便捷审批服务模式,综合窗口受理人员根据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的事项受理指南,对企业和群众提供的申请材料的规范性、完整性进行初审,符合受理条件的,收件录入信息。即办件由前台受理人员快办快结,办理结果交由“统一出件”窗口打印发证;承诺件前台受理人员受理后应向申请人开具受理通知书,后台审批人员负责在承诺期内完成所有审批事宜,及时将办件结果交由“统一出件”窗口出件或通过快递送达方式寄送给申请人。不符合办理条件或决定不予受理的,由综合窗口受理人员及时退回并向申请人开具不予受理通知书说明原因和依据;提供材料不符合要求的,由综合窗口受理人员开具申请材料补齐补正通知单或采取容缺受理方式先行受理,限期补齐补正相关资料。通过“一网一端”申报提交的办件,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后台审批人员直接预审、受理、审批,需要申请人送原件到现场核验或申请人自愿到线下窗口取件的,可通过“统一出件”窗口取件。
2.提升后台审批服务效率。在政务大厅全面推行“全程帮办、前置辅导、限时审批”模式。综合窗口与事项主管部门之间建立分办、转办、协办机制,后台收到前台综窗分办事项应限时签收,按责承办,对需要在原单位经办的现场勘验、技术审查、听证论证等环节的政务服务事项,实行清单化管理和督促办结制。全面推行使用一体化平台网上审批,提高审批效率。加大政务服务电子监察力度,建全审批、监管、执法协同机制,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
3.健全“综合窗口”管理制度。政务大厅综合窗口实行“首席代表制”,全权负责综合窗口的运行管理。工作人员严格执行首问责任、一次告知、限时办结、评价管理等工作制度。健全完善综合窗口受理、处理结果登记、前后台工作责任等制度。靠实综合窗口工作人员的首问责任,做到政策业务“一口清”。后台审批单位要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度,确保按期办结,防止出现超期办件。严格实行“评价收尾”制度,事项办结由“咨询辅导(网办)”人员引导办事企业和群众主动参与线上线下评价,对整个审批服务流程进行客观真实评价,提高评价量和主动评价率。
三、工作要求
(一)明确责任时限。推进“综合窗口”改革是国务院和省政府、市政府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重要决策部署,是适应新时代政务服务发展形势的现实需要,更是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基础性工作和优化营商环境的第一考核指标,县委、县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县政府办负责做好改革综合协调,调度督导工作;县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优化调整政务大厅功能布局,合理布设各综合窗口及各功能区。做好本方案实施,业务指导及技术保障工作;事进入不进的单位负责做好指南编制、业务授权,分别于6月15日、6月25日前落实到位;各综合窗口牵头单位负责做好窗口整合优化、跨部门业务重构、人员选配、业务培训等重点工作任务。于6月10日前县政务服务中心上报本领域窗口实施方案,于6月30日前改革落实到位。
(二)加快人员配备。按照“政务服务管理机构统一配备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工作人员”“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办事窗口服务。”(甘政发〔2024〕20号);“加强各级政务服务窗口从业人员配备、管理、培训和考核,出台激励奖励措施,推进综合服务窗口人员统一配备和职业化发展。”(国发〔2024〕3号)。根据“前台综合受理人员职业化、后台审批人员专业化”的原则,由组织、人社、财政部门为政务服务“无差别综合窗口”配备前台受理人员13名,其他审批服务人员由各单位派驻骨干充实。支持取得“政务服务综合办事员”职业资格认定,定岗晋级工作,增强人员队伍的稳定性。
(三)强化保障支持。专区、综合窗口改造提升、大厅工作人员更换配发工装、专区及窗口运行、相关人员经费列入今后年度财政预算,确保政务大厅“综合窗口”改革任务全面落到实处,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