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无障碍
|
关怀版

正宁县人民政府

文体广电旅游局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4022600000035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4-02-25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重大民生信息

文化有传承·非遗闹元宵——元宵到,正宁“十二生肖”花灯亮起来!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2-25 浏览次数: 【字体:

用一根根竹篾,一张张彩纸,经过弯折绑扎和裱糊,便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生肖花灯。一竹一木中,是文化的流淌;一折一弯间,是技艺的传承。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展现出的是传统手工艺者独特的匠心巧思。


俗话说“小初一,大十五”,作为春节的压轴大戏,元宵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赏灯玩灯。在小城正宁,元宵节挂灯、提灯玩赏的习俗由来已久。甲辰龙年元宵前夕,邓涛涛及其母亲由当风制作了许多美轮美奂的传统手工花灯,深受大家喜爱。


小编先为大家科普下,中国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的红灯笼来喜庆佳节。灯笼综合了绘画、剪纸、纸扎、雕刻等工艺,深受大家喜爱,特别是在正月十五当天,孩子们便提上灯笼,成群结对,走街串巷,尽情嬉戏,庆祝元宵佳节。

db1a6a632cb64ff899eb7d3b3b66bd85.jpg


据了解,近年来,正宁县文化馆对这门即将失传的民间技艺进行重新挖掘和保护,2022年5月,“正宁花灯制作技艺”被庆阳市人民政府公布列入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名录。



下面就请跟随小编走进“正宁花灯”手艺人去了解他和他的灯笼故事

03d08e6db6f04f98991d78c24caa35cf.jpg


邓涛涛,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石家村人,毕业于陇东学院,现就职于正宁县文化馆,自幼受母亲影响,耳濡目染,渐渐喜欢上了传统手工艺制作,尤其深爱传统花灯制作。在日常生活工作之余,结合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了解与认知,在花灯制作中融入彩贴剪纸等元素,并不断丰富花灯样式,绑扎出各种造型生动的生肖花灯,深得人们的喜爱。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门快被人们淡忘的古老手艺,被他们默默传承了下来!他们制作的灯笼坚持传统工艺,大胆创新样式,造型古朴简约,融合彩贴剪纸等元素,用色对比鲜明,作品既富有民间艺术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潮流。在往年样式的基础上,今年他的花灯又添了几种新样式,灵动的龙灯,可爱的狮子灯,跑马灯,火罐灯等等。







正宁花灯市级传承人邓涛涛说:“今年设计制作的祥龙纳福灯,以传统纸扎造型,手工剪纸装饰,好似金龙腾飞,祝福大家龙年行大运,顺意常相随。”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