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风光

  • 1978年的一天,我随父母举家搬迁,从宫河到山河,落脚在县城东关的一个大杂院里。   30年前的县城是一副简洁的素描画,构图单调,线条粗犷。县城周围是成片的树林和麦田,街道东西走向,站在东关,放眼望去,所有景致,一览无遗:路旁高低不平的台地上散落着一间间参差不齐的低矮房屋(大多为单位的办公用房),台地下面是一眼眼大小不等的窑洞组成的农户院落;紧挨街道,南北各有一条水渠,由东向西随地势逐渐加深;全城只有四幢青砖修成的低层楼房,从东向西分别是:面粉厂车间楼,邮电局楼、新华书店楼和百货大楼。   街道短...
    2020-07-15
  • 正宁县永和镇罗川古城街道的中轴线上,伫立着三座古朴轩昂的石牌坊,虽历经400余年风雨侵蚀,依然完整无损,雄姿不减,显得气势恢宏,庄严雄伟。这三座牌坊自西向东,依次为清官坊、天官坊、恩宠坊。恩宠坊高9.7米,宽8.35米;天官坊、清官坊均高8.4米,宽约8.23米,均为四柱三间五楼,斗拱歇山顶。通体雕饰人、禽兽、山、水、云、树、花、庭院等,坊雕刻精细,堪称明代石坊雕刻的典范。据史料记载,天官坊和清官坊分别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四月和十二月,是朝廷为表彰明代廉臣赵邦清所建。恩宠坊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2019-05-31
  • 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成立大会遗址位于三嘉乡锦章村。1932年2月12日,谢子长带领西北反帝同盟军,在三嘉乡锦章村举行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成立大会,将西北反帝同盟军改编成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任总指挥,李杰夫任政委,杨仲远任参谋长。全军300余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的成立,正式打出了工农革命的旗帜,标志着陕甘地区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95年3月,中共正宁县委确立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成立大会遗址为正宁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编辑:关康)
    2018-11-27
  • 寺村塬革命委员会驻址位于正宁县湫头乡新庄子村,北距县道南罗公路1公里,驻址保存完好。1932年3月19日,谢子长、刘志丹带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在寺村塬一带发动群众,打击土豪劣绅,在广泛动员群众的基础上,陕甘游击队于4月上旬的一天,在湫头乡新庄子村岳王庙附近的场里,召开了寺村塬农民代表大会。大会主要议程有5项:宣布土地法令和苏维埃政府的决议和法令;成立革命委员会;分配粮食和游击队给养问题;建立赤卫队;号召推翻正宁县豪绅地主统治。会上经选举成立的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由于成立地点在寺村塬,故称其为寺村塬...
    2017-04-13
  • 子午岭地跨陕西、甘肃两省,处于黄土高原的腹地。因与本初子午线方向一致,故称子午岭。子午岭林区是黄土高原目前保存较好的一块天然植被区, 是黄土高原中部地带重要的生态公益林,包括甘肃的华池、合水、正宁、宁县及陕西的富县、黄陵、宜君、铜川、耀县和旬邑, 共计10个县, 总面积为 2.3万平方公里 , 其中甘肃4县为1.9万平方公里 , 陕西为6县1.21万平方公里。子午岭观景台位于调令关森林公园高风坡景区,处在子午岭的中心位置,是高风坡景区的主要建筑。站在观景台上,可望见子午岭全貌,四面群山如龙起舞,如虎盘卧,近山碧绿,远山...
    2016-10-05
  • 森林氧吧位于高风坡到丁家山这一片林区里。这里油松连片,空气清新,氧气充足。沟沟流水响,百鸟满山鸣,狐兔梅鹿竞相走,清风徐徐伴人行。林中有秋千、吊床、棋桌、石凳、射把等娱乐休闲设施,游客即可以在密林深处欢歌起舞,也可以在玫瑰花丛之间追逐嬉戏,还可以同挚友一起坐在石桌石椅上谈古论今…据专家估算,一棵50年生的油松产生氧气的价值为3.12万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净化空气的价值为6.25万美元;防止土壤侵蚀、增加肥力可创收3.12万美元;为鸟类及动物提供栖息繁衍场所的价值为3.13万美元,不包括花果和木材...
    2015-07-14
  • 调令关森林公园是2004年3月由甘肃省林业厅批建的省级森林公园,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公园位于庆阳市正宁林业总场东南部的中湾林场林区内,因位于子午岭主峰、秦直道雄关——调令关而得名。公园总面积9300公顷,其中森林面积8812.8公顷,森林覆盖率95.5%。园内层峦叠嶂、空气清新,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仅木本植物43科82属222种,有国家珍稀保护花卉紫斑牡丹,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有金钱豹、大鸨、黑鹳、鸳鸯、大灵猫、玉带海雕、苍鹭、金雕等十多余种。公园由调令关、中湾、高凤坡、西牛庄四大景区组成,景区内自然景观独特,历史...
    2015-03-25
  • 罗川古城位于甘肃省正宁县永和镇北部的四郎河边,沃土平畴,阡陌纵横,古城遗迹尚存,“琴山、泰山、药王山、北华山”四山合围,风景优美。据史载,北魏泰常五年(公元420年),朝廷即在这里设置阳周县。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因“罗水出于川”,遂改阳周县为罗川县,唐时改为真宁县,清改为正宁县,延用至今,罗川作为古县城直到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迁置,设县长达1509年之久,是正宁历史文化名副其实的“缩影地”。  罗川古城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赵氏石牌坊三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承天观碑、清铁旗杆,市级...
    2015-03-15
  • 遗址位于调令关南侧的大古山梁上,北窄南宽,形似葫芦,分布在三面临沟,一面依山的平台上,北面只有三十米宽的出口紧贴秦直道,形成天然屯兵营地,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据推断可屯兵数千,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1986年全国文物普查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用姜石铺成的院落地面和夯土墙基、素面方砖,几何纹路与绳纹方砖、瓦等十四种建筑材料。据推断可屯兵数千。同时还发现了石窟寺群和瓦椁秦墓。这都是我国首次发现。石窟寺里十三处壁画栩栩如生,彩绘则色泽透亮,白描亦线条清晰。瓦椁秦墓的椁室全用板瓦和筒瓦筑成,墓内尸骨无...
    2014-09-02
  • 横有秦长城,竖有秦直道,与万里长城一样工程浩大,撼人心魄的秦直道遗址,是我国境内保存下来为数极少的古代交通要道遗址之一。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高速公路”。与秦长城、兵马俑并称于世。两千多年前,由秦始皇下令派蒙恬将军率30多万大军用两年半的时间修建而成(公元前212年——210年)。秦直道北起九原郡,南抵秦都咸阳,全长700公里,路面平均宽度约4米,由于道路大体南北相直,如剑直劈,宽广直通,故称“直道”。《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两千多年后...
    2014-08-28
  • 野樱桃王位于秦直道的入口处,是调令关上最古老的树。据考证,此树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树高达12.8米,干周长1.58米。中国林业科学院研究员,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参事盛炜彤2010年5月21日来公园视察时,见此树就惊叹到:“此树在全国实属罕见,可称野樱桃王”
    2014-08-20
  • 中湾林场八只窑附近3800亩的天然油松林是子午岭林区最早也是现存最完整的唯一一片天然针叶纯林。天然油松林在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中湾林场几代务林人的精心管护和培育,通过抚育间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护林防火等营林措施的实施,天然油松林生长状况良好,长势喜人,林分平均年龄约70年,平均树高12.7米,平均胸径41.3厘米,蓄积64820立方米。天然油松林林木种子经1958年采集试育成功,1965年开始大面积栽植造林,1986年成为全国八大油松良种基地之一,2009年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通过30多年的建...
    2014-08-02
  • 邓小平旧居位于正宁县宫河镇王录村,北距G211线1公里,现有院落1处,窑洞5孔。2009年8月,县政府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原址按原貌投资99万元对旧居进行了维修保护,并修建了82平方米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一军团正宁纪实文化浮雕墙,2010年6月修复竣工并布展对外开放。窑洞内现有展牌28面,收集文物60件。累计共接待各级各类参观者人数达3万人次。1937年2月22日,红一军团进驻正宁、宁县一带,红一军团团部驻宫河镇宫河村北头大地窑,政治部驻宫河镇王录村,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住农民王度(王振元)家。1937年上半年,中央召开了一、四方面军...
    2014-04-30
首页 1 2 尾页 共33条信息/共2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