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县人民政府关于政协正宁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委员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政协正宁县委员会:
政协正宁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之后,县政协转来委员提案17件。接函后,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认为17件提案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涉及面广、内容充实,反映了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体现了广大政协委员胸怀大局的责任担当、心系百姓的为民情怀和参政议政的政治热情。为了认真做好提案办理工作,县政府专题召开提案交办工作会议,按照“转交办理、座谈交流、跟踪督办、限期答复”的要求,将提案办理任务分解靠实到县政府分管领导、责任部门和乡镇,明确时限要求,全力抓好办理。办理过程中,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督查办理情况,提出明确要求;县政府办公室精心组织、牵头督办,各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全力落实,保证了办理质量和效果。目前,交办的17件提案,已办结16件,正在办理1件,办理率100%、办结率94%。
特此函复。
附件:17件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
正宁县人民政府
2023年12月25日
附件
17件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
第1号(A)
案 由: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的提案
提 案 者:正宁县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办理单位:农业农村局 财政局 商务局 财政综合事务中心 人行正宁支行 各乡镇
办理结果:今年以来,县上按照“育龙头、扩基地、延链条”的思路,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巩固提升设施蔬菜基地。健全完善“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巩固提升宫河王录、榆林子中巷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山河冯柳设施蔬菜基地,示范带动建成西坡宋畔、山河解川、永正佛堂、永和罗川、宫河王录和代店、周家芦堡7处设施蔬菜基地,初步构建了集生产、加工、仓贮、包装、品牌、销售为一体的设施蔬菜全产业链,全县种植蔬菜3.4万亩(其中设施蔬菜0.86万亩)。二是构建“三元双向”循环链条。坚持种植、养殖、菌业一体培育,按照“龙头带动、农户参与、科技支撑、市场主导”的思路,探索“企业借棒、农户还菇”“企业统一建棚、农户返租经营”“企业统一供棒、订单保价收菇、农户建棚养菌”等经营模式,建设永正镇王沟圈、山河镇蔡峪、宫河现代示范园等食用菌生产基地5处200亩,建成自动化上料、加水、拌料、装袋等为一体的自动化菌棒生产线2条,年可生产鲜菌菇1000吨,产值5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50多个。三是加强高原夏菜基地建设。采取“合作社+农户+基地+公司”的经营模式,组织蔬菜生产合作社组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经济合作实体,实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巩固提升宫河彭姚川3000亩正宁大葱标准化示范基地,新建山河解川大白菜生产基地和宫河北堡子小米椒生产基地,着力打造四郎河川区万亩蔬菜生产片带。四是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引进推广蔬菜新品种20多个、食用菌新品种10个,推广山东寿光第九代高标准日光温室建造、管理、物联网温湿度智能化控制系统等新技术,引进全智能化封口装袋机、灭菌锅炉、原料粉碎机等食用菌生产新设备,提高食用菌生产水平,推动全县蔬菜产业快速发展。
第2号(A)
案 由:关于促进我县苹果产业发展的提案
提 案 者:正宁县工商联
办理单位:农业农村局 商务局 工商联 各乡镇
办理结果:今年以来,县上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的前提下,通过抓“两头”带“中间”(抓生产关和销售端,带动中间管理提升),不断完善苹果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大新品种推广力度。引进适宜本地种植的瑞雪、瑞香红、秦脆、维纳斯黄金等新优品种,在湫头、宫河、永和等乡镇先行试点,建成标准化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7个,完成高接换优2000亩,安装防雹网600亩。二是加强新技术培训指导。聘请专家教授“问诊把脉”,组织果农赴庆城县考察学习高接换优、间伐改造、重茬建园等经验做法,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庆城试验站刘振忠团队开展果园管理培训10期,培训村干部、果农等800多人次。三是规范农业保险赔付。按照应保尽保原则,积极动员广大果农参加苹果保险,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灾害损失。组建保险理赔专家鉴定库,及时对受灾果园进行现场核查,确保苹果保险理赔规范化运行。四是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依托永和互邦合作社、西坡甘肃林园、榆林子河山智慧等企业(合作社),成立专业化服务队5支、产销协会1个,促进苹果产、加、销等环节规范运行,并创新推出果树(果园)认养、采摘体验等新业态,推动农民增收。
第3号(A)
案 由:关于加大民营企业扶持力度的提案
提 案 者:正宁县新的社会阶层联谊会
办理单位:工信局 发改局 财政局 市场监管局 人行正宁支行
办理结果:近年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严格落实科技创新、人才引进、融资服务等措施,统筹兼顾、多点发力,助力民营企业稳定发展。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县共有中小微企业2707户、“四上”企业30户、省市县级龙头企业共23户,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07%。一是加强领导,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成立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关于进一步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宁县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制度保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一窗通办”“秒批”等惠企政策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承接行政审批事项60项、取消12项,行政许可事项减少为176项,直接取消证明事项60项。成立“小宁帮办”团队,变“企业群众办”为“政府办”,企业群众诉求解决率99%。二是强化宣传,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采取上门服务、电话指导、部门联动等措施,大力宣传中央、省市关于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指导各涉企部门及时在甘肃省数字政府和不来即享服务系统推送政策,有效解决企业对政策“不知晓”“找不到”“不会办”及企业反映困难“没回音”等问题。收集整理涉企优惠政策53条,编制《正宁县惠企政策清单》,利用政府网站、正宁发布、企业交流群等平台及时推送惠企政策,进一步提升了企业政策知晓率。三是多措并举,全面落实扶持政策。通过“线上直通”“征纳互动”“点对点”“一对一”等多种方式,精准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退税减税缓税组合式政策,减免各类税费4469万元。进一步优化信贷发放流程和模式,截止12月底,协调各商业银行开展政银企对接22场(次),为159户企业授信10.21亿元,发放贷款6.985亿元,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问题。深入开展“法律服务进民企”和涉民营企业刑事诉讼“挂案”清理专项活动,完成9起拖欠民营企业1227.94万元的欠款清偿。全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户、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2户、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户,认定市级技术研发中心1个、产业技术转移中心1个,授权专利48件。四是精准施策,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制定《正宁县优化营商环境“百名干部帮百企”工作方案》《正宁县强工业“四项制度”》等方案制度,深入开展“百名干部帮百企”活动,125名领导干部包抓124户企业,梳理企业用地、用电、用水、资金、用工等困难问题181个,协调解决180个,化解率99.45%。
第4号(A)
案 由:关于切实加强乡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三资”监管职能的提案
提 案 者:民盟正宁县支部
办理单位:农业农村局 审计局 财政局 财政综合事务中心 各乡镇
办理结果:今年以来,县上严格落实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各项制度,加强村干部财经纪律和廉洁教育,有力有序推进“三资”工作。一是加强日常监管。制定《正宁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村集体经济组织年度审计计划,通过三资网络操作系统,规范管理村集体经济组织账务。对5个乡镇49个行政村村级财务进行审计,进一步规范了村级账务运行。二是全面清产核资。成立工作专组,对全县10个乡镇770个集体经济组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94个、组级集体经济组织676个)开展清产核资,清理核实资金4883.83万元、资产54911.37万元、资源性资产131.15万亩,全面摸清了农村集体经济“家底”。三是强化业务培训。定期不定期对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村级报账员、新任用代理会计等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岗前培训,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赴西峰区、庆城县开展交流学习,全面提升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业务水平,进一步巩固了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成果。
第5号(B)
案 由:关于将周家工业集中区打造成省级工业园区的提案
提 案 者:林海东 魏录民 王俊锐 刘旺平 路文涛 杨静轩
办理单位:工信局 自然资源局 商务局 油煤办 周家镇
办理结果: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聚焦煤电主导产业,以打造省级周家工业集中区为抓手,科学谋划、合理布局,不断提升园区发展水平。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委托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规划院编制了《周家工业集中区总体发展规划》《周家工业集中区化工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周家工业集中区化工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同步进行水资源论证及规划环评,目前新编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正在修改完善水资源论证及规划环评,待修改完善后报市政府审批。二是夯实园区基础。周家工业集中区规划四纵六横道路10条,已建成纵四路横二路2条道路及附属设施;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8360万元,建设集中区供水工程。目前,已完成引水枢纽工程土建、压力管线和供水管线、5万立方原水池、一体化净水厂净水车间及服务用房建设;同时,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及标准化厂房项目可研等前期工作已完成,正在争取项目资金,待资金到位后即可开工建设。三是全力推进“双认定”。抢抓省市大力支持省级开发区申报的“机遇期”和“窗口期”,对照《省级开发区升级认定管理规范》和《甘肃省化工产业集中区承载能力评估认定办法》指标,组织行业部门开展自查评估,找准问题症结,积极汇报省市行业部门,寻求指导支持。目前,省级开发区申报资料已报市发展改革委审核,待新一轮《国家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修订完成后,市上统一呈报省发展改革委审定。
第6号(A)
案 由:关于解决我县建筑材料产能不足、价格虚高问题的提案
提 案 者:姚 刚
办理单位:住建局 市场监管局 财政局 工信局 科技局
办理结果:今年以来,县上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禁实限粘”任务要求和产业结构政策规定,积极推动建筑材料革新,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全面提升县域内建材产能。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投产阳周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亿块隧道窑生产线,有效降低了建筑材料运输成本。积极盘活宏盛建材、中天泰建材等一批企业,扶持恢复正常生产,提升本土建材供应能力,促进市场良性循环发展。二是加强商混生产企业监管。注重混凝土生产企业日常管理,严格按照《甘肃省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质量管理责任书》,开展经常性质量检查,确保商品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原材质量合格、产品安全。三是强化建材价格调查指导。严格按照《甘肃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计价依据增值税税率有关规定,定期不定期深入施工企业、材料经销门店,了解原材料价格,建立健全市场监测体系,及时收集和发布建筑材料市场动态信息,积极引导调控市场价格,确保了建材价格平稳。
第7号(A)
案 由:关于加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后续监管的提案
提 案 者:付小娟 高小丽 魏文娟 燕彩钰
办理单位:住建局 市场监管局 财政局 工信局 科技局
办理结果:今年以来,县上遵循“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因地制宜、稳步推进,联动改造、整体提升,完善机制、治管并举”的改造原则,不断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和项目后续监管力度,着力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一是提高管理水平。坚持“以改促管”原则,持续完善社区智慧设施功能,合理配置安防监控、电子门禁、停车管理等智能设备,不断提升小区治理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创新推行“以大带小、肥瘦搭配、片区管理、优胜劣汰”的“三无”小区物业管理模式,有序推进城区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管理实现全覆盖。至目前,引进成立物业服务企业15个,已入驻运营小区25个。二是改善小区环境。深入推进“三项革命”,管线规整入地1.5万米,楼梯间刷白14.3万平方米,拆除临时违建982处1.36万平方米,设置停车位466个,增设垃圾收集点56处,绿化1980平方米,涉改小区面貌逐步改观。三是发动群众自治。建立健全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成立业主委员会20个,完善管理规约和议事规则,不断促进物业服务管理工作从行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推动党员干部力量下沉,凝聚小区志愿者力量,调动居民自治积极性,不断持续夯实小区治理基础。
第8号(A)
案 由:关于增设我县新能源电动车公共充电桩的提案
提 案 者:王红艳 巩战怀
办理单位:住建局 发改局 商务局 房产服务中心
办理结果:今年以来,县上立足新能源电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的实际,多措并举、统筹发力,积极增设新能源电动车公共充电桩,不断满足群众出行需求。一是全面摸底排查。对县城范围内停车场、住宅小区、机关事业单位、人口集聚区进行全面摸排,按照住宅小区、机关事业单位智能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停车场、人口集聚区智能有序、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公共充电网络原则,合理确定可设置新能源电动车公共充电桩区块点位数和充电点位数,建立工作台账,合理规划布局,稳步推进建设。二是加快配建进度。结合智能化立体停车场和南区加油、加气、充电站建设,配建充电桩247个(其中,新宁路加油站配建充电桩10个已投入使用;智能立体停车场一二期配建40个,预计2024年4月底建成投用;智能化立体停车场三期配建197个,预计2024年底投用)。目前,全县已建成投入使用充电桩27个,每天可满足电动汽车充电130辆。同时,招引中国铁塔庆阳市分公司,按照政企合作模式,计划在县交通局西侧、县医院十字、宁馨苑、正宁宾馆等建设新能源电动车公共充电桩48处,配建充电桩153个,交通局西侧停车场配建16个春节前投入使用,其余2024年5月可全部建成投用。三是加强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充电设施生产、建设运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充电设施国家级安装、建设、竣工验收和运营行业标准,切实加强充电设施运营安全监管,确保市场平稳发展、充电设施安全运营。
第9号(A)
案 由:关于加强乡村物流体系建设的提案
提 案 者:巩宏立 冯立民 巩战怀
办理单位:交通运输局 发改局 商务局 市场监管局
办理结果:近年来,县上坚持把建强乡村物流体系作为繁荣县域经济、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立足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和产业特点,持续优化县域物流网络,建立健全现代物流寄递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寄递物流与工业、农业、电商协同发展。至目前,全县拥有快递企业16家,经营快递品牌10个;建成县级共配中心1处、快递分支机构10个、乡镇末端网点73个和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94个,日均收发量2.6万单;物流企业8家、经营物流品牌10个,日均收发量0.5万单。一是全面加快物流体系建设。制定《正宁县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统筹安排快递物流行业发展和快递进村工作,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扎实推动物流体系建设。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和第二期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着力解决县级共配中心规模不足、基础薄弱的问题。加快“邮快合作”“快快合作”,配备村级快递兼职公益性岗位89个,全县快递品牌进村率达到90%,打通了农产品进城和消费品下乡“最后一公里”。二是积极开展“快递助农”行动。制定《正宁县电商专项基金奖补政策》《正宁县消费帮扶奖补细则》,鼓励企业采用自动化设备,开展统仓共配,降本增效;指导快递企业制定苹果销售旺季快递“特价”资费标准,顺丰、京东苹果寄递资费分别由2022年的16元、13元降到11元、9.2元,大客户资费降至3-5元,有效降低了群众寄递成本。三是加大行业监督管理力度。举办快递从业人员集中学习培训3期,培训200多人次,逐网点摸底检查2次,联合执法检查3次;县邮政业安全中心督查检查18次,下发整改通知书45份,整治安全隐患22项,实现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个100%”。
第10号(A)
案 由:关于加快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步伐,助推乡村振兴的提案
提 案 者:任海龙 李艳艳 梁文娟 魏 峰
办理单位:商务局 农业农村局 乡村振兴局 人社局 工信局
办理结果:近年来,县上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促进产业发展和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思路,建立完善电商服务体系,提升物流现代化水平,推动电子商务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研究制定《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宁县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积极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产业支撑、品牌带动、全民参与”电商发展工作格局,县上领导经常深入一线调研,协调解决电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二是健全服务网络,优化发展环境。按照“县有中心、乡镇有站、村组有店”和“一次规划、逐步实施、规范提升”的思路,整合现有资源,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处、乡级电商服务站10个,开展电商培训3359人次,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注册企业及个人用户超过4200家,微商微店1万多家。整合县内邮政、中通、圆通16家公司,以县邮政公司分拣中心为依托,建设集办公、仓储、分拣、物流为一体的县级农村电商物流服务中心;以乡村电商服务站为依托,建设乡村物流配送服务站,覆盖94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积极与淘宝、天猫、京东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对接,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网络销售业务的住宿、餐饮、零售企业16家,金牛公司生产的紫苏油、苹果脆片等产品网上销售额不断提高。三是挖掘优势资源,培育知名品牌。围绕“肉牛、生猪、苹果、蔬菜”四大特色产业,积极培育“甘味”“陇味”品牌,扩大“福康正宁”公共品牌宣传推介。开发紫苏油、土蜂蜜、苹果圈、杏脯、老豆腐等有商标、有品牌、可线上交易特色网货产品,苹果、核桃、紫苏油等特色农产品借助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芳心之恋”苹果脆片成功打进国外高端市场。
第11号(A)
案 由:关于加强项目建设用地储备的提案
提 案 者:赵小科 王宏斌 杨静轩
办理单位:自然资源局 发改局 住建局
办理结果:近年来,县上坚持把项目建设用地储备作为提高项目建设质量、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全力保障项目建设。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和“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合理预留建设用地,为未来城镇和村庄发展打好基础。以“一心、两轴、三区”布局结构为基础,对县城空间布局进行再优化、再调整,着力打造更具战略性、科学性、协调性、操作性的县城空间规划结构。二是超前谋划征收。制定《正宁县国有土地储备滚动计划(2023-2025年)》《正宁县2023年度土地储备计划》,完成永和塬供水工程、核桃峪煤矿东翼风井、轩辕广场、县城南广场、周家原乡政府等项目用地土地征收,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三是加大土地储备。把土地储备作为项目落地的基础工作来抓,全年储备土地536.8417公顷,其中住宅用地28.2222公顷、工矿仓储用地38.0423公顷、商服用地4.1651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2.8347公顷、道路用地442.646公顷、其他用地10.9314公顷,有效满足了全县招商引资、工业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用地需求。
第12号(A)
案 由:关于美化正宁南高速连接线十字环境的提案
提 案 者:张素洁 张 娟 王 芳 张小霞 何 茜
办理单位:住建局 文旅局 城管局
办理结果:今年,为改善县城面貌,提升城市魅力,打造正宁南高速连接线十字形象窗口,县上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彻底清理供热公司沿新宁路一侧空地建筑垃圾,拆除部分废弃设施,平整绿化道路沿线。二是接通新宁路沿线路灯电源,更换部分损坏路灯,方便了群众夜间出行、散步休闲。三是启动县城道路标线工程,提升正宁南高速连接线十字形象、规范车辆运行,正宁南高速连接线十字环境有效改观。下一步,县上将逐步实施新宁路沿线的绿化带补植修剪,更新完善标识牌、指示牌,开通开源路、同兴路和安定路路灯,进一步美化正宁南高速连接线什字环境。
第13号(A)
案 由:关于将五顷塬回族乡打造成民族乡村发展示范样板的提案
提 案 者:马长智 胡平宪 位吉海 童金科
办理单位:乡村振兴局 自然资源局 文旅局 融媒体中心 五顷塬乡
办理结果:今年以来,县上立足五顷塬回族乡“生态五顷塬、文旅康养小镇”的功能定位,注重独特性与原创性内容挖掘创造,着力打造民族乡村发展示范样板。一是以发展农村经济为支撑,打造“有产业”的新乡村。按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养殖户)”的模式,建成肉牛养殖专业村3个,建设民族农特产品加工综合服务中心1处,推动消费释放、物资下乡、农贸出山,打响农特产品品牌。投资560万元,建设民宿、主题小游园步道、亭子、雕塑等小景观,串点成线,打造风景秀丽、特色明显景观长廊。招引昕旭辉腾陕西管理有限公司组织实施五顷塬回族乡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打造集“吃、住、游、玩、赏、康养”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休闲基地,盘活文旅资源,促进群众持续增收。二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打造“有颜值”的新乡村。实施“一村万树”工程,在乡村主干道栽植金叶复叶槭、红叶李等景观树种5000多棵。按照“一村一规划,一村一特色”的思路,充分挖掘地域民族特色,结合自然风貌,打造竹篱笆木围栏花海片区带、变废为宝微景观示范带等视觉长廊,实现街区有“景观”、干道有“景点”、村组有“景致”、全域有“景色”的“点成景、线成荫、带成廊”的立体绿化美化格局。三是以文旅融合发展为方向,打造“有前景”的新乡村。投资100万元建成红色主题广场1处、红色教育基地1处、民族史馆1处。同时,着眼将“红色旅游”转化为乡村振兴新的“增长极”,高质量布展南邑村红色教育基地,通过红色电影、红色党课、红色歌曲、红色情景剧等,将红色故事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将具有地域特色的农副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大力发展实体旅游经济。
第14号(A)
案 由:关于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提案
提 案 者:李艳艳
办理单位:工信局 农业农村局 人社局 各乡镇
办理结果:今年以来,县上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高质量发展总要求,以建设“智慧正宁”为目标,综合运用5G、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全力打造数字乡村建设平台,加快乡村数字化建设,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一是铺设“一张网”,加快数字新基建。加大农村光纤网络、移动互联网及基站建设力度,新建5G基站80座,实现了行政村(组)光纤网络、无线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县城及乡镇用户热点区域全覆盖。二是打造“一平台”,整合涉农大数据。量身打造“数字乡村”服务管理平台,设门户管理、组织管理、沟通管理、流程管理、党建引领等26大功能模块,集各类涉农信息和惠农政策于一体,落实乡(镇)、村、组、户、人五级管理,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数据化、专业化水平。三是树立“一典型”,以点带面领示范。与电信、联通公司正宁县分公司签订数字乡村建设协议,按照先建设示范村、后全面复制及以点带面、全面突破的原则,完成10个乡镇数据信息收集、采集、上传及导入工作,完成宫河镇、永和镇和五顷塬乡示范数字乡村平台搭建工作。
第15号(A)
案 由:关于加强全县基层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提案
提 案 者:窦建业 巩宏立
办理单位:卫健局 财政局 发改局 人社局 各乡镇
办理结果:近年来,县上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以建设“健康正宁”为主线,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不断健全完善全县基层公共医疗卫生体系。一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建职工宿舍2483平方米,村卫生室14个,一体化污水处置设备12套,医疗废物处理设备间12个,购买负压救护车6辆,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全县基层医疗卫生体系达到国家、省市规定标准。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适当降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招聘门槛,为乡镇卫生院招聘医学类专科生22人,培养分配农村订单定向本科生8人,进一步充实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力量。三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制定《正宁县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化公立医疗机构改革若干措施》,加快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远程诊疗等建设进度,建成县域紧密型医共体3个,5个县域医学中心与乡镇卫生院实现互联互通,形成了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
第16号(A)
案 由:关于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提案
提 案 者:任有运 王鹏程 周 凯 王 敏 刘崇龙 高 星
办理单位:教育局 财政局 人社局 正宁职专
办理结果:近年来,县上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重要举措来抓,按照“贴近产业办专业、依据市场育人才、突出就业办职校”的思路,扩规模、优结构、促转型,持续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四项制度”(县委、县政府定期开会研究职业教育制度,县级领导联校议教制度,人大、政协视察职业教育制度,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包片联校制度),坚持每年召开全县职教工作会议,共同商讨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协调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了党委政府统筹协调、教育部门牵头抓总、职能机构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为全县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3年在市对县区政府考核中职业教育位居全市第一。二是加大正面宣传。严格落实职普招生比例政策,县上与各初中、九年制学校签订招生目标责任书,组织召开职专招生工作会议,明确招生任务,靠实招生责任。同时,采取发放宣传彩页、召开九年级毕业生家长座谈会等形式,确保宣传工作进村入户、职教政策家喻户晓,今年县职专秋季学期招生434人,招生工作进展顺利。三是加快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培训投入,鼓励教师通过在岗自学、函授进修等方式提高学历层次,支持教师通过校本培训、离岗进修、企业实习、结对帮扶、教学比武等方式提升专业能力。今年县职专共补充教师12名,通过初级“双师型”教师认定37名,计划明年再完成初级“双师型”教师认定30名。四是完善专业结构。树立“产教融合”发展理念,深化校企合作,优化“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办学模式,正宁职专与比亚迪汽车西安有限公司、西安梦莲娜美容集团合作办学,招收定向学员30名,“三校生”高考高职上线率连续5年100%。新开设计算机平面设计、机电技术应用、老年服务与管理、美发与形象设计、汽车运用与维修、幼儿保育等专业8个,对应优化整合专业实训室19个、专业实训基地6个,2023年技能大赛获奖率位居全市第一。五是做好教育培训。认真履行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职能职责,争取资金194.47万元,组织实施各类培训项目8个,培训2666人次,有效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第17号(A)
案 由:关于加强应对重特大突发性社会事件应急力量储备的提案
提 案 者:何英杰 袁 哲 王红星 魏录民
办理单位:应急管理局 财政局 民政局 商务局 卫健局 市场监管局 各乡镇
办理结果:今年,县上在加强应对重特大突发性社会事件应急力量储备方面重点做了5项工作:一是抓预案,规范编制到位。紧盯“六化”(预案编制体系化、文本简明化、管理智能化、执法规范化、演练实战化、力量多元化)目标,对照省预案编制指南和市预案管理办法,通过广泛调研、征求意见、专家评审等,完成1部总体预案、67部专项预案修编,为全县突发事件事故应急救援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抓演练,机制磨合到位。坚持县政府主导、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突出实用性、可操作性原则,组织开展山洪灾害、淤地坝溃坝、地质灾害、城市内涝、水毁道路抢险保畅、电力保畅、中小学生地震逃生等应急演练240多场次,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应急救援机制,提升了基层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三是抓队伍,物资储备到位。按照“大应急、全灾种、专业化”的思路,全力推进“6+N”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调整充实县级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加强县级消防救援队伍建设,推进以行业部门为主的10支267人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充实乡镇10支571人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持续强化队伍专业化培训和技能训练,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统一指挥、统筹作战、分工明确”的应急救援格局。筹资75.4万元补充采购应急救援物资装备15类27112台套件;争取省级项目资金,建成川区沿线和塬边嘴梢林缘村级应急救灾物资库19个,购置防汛抗旱、抗震救灾、森林草原防灭火、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物资40类39239件套;建成县乡视频调度系统和森林草原防灭火云视讯系统,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四是抓管控,市场监管到位。加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力度,加强教育、医疗、药品等重点价格监管,强化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严肃查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串通涨价、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等违法行为,确保市场规范有序运行。五是抓网络,舆情管控到位。研究制定《正宁县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预案》《正宁县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实施预案》《正宁县通讯保障应急预案》,健全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规范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流程,进一步提升了处置网络舆情能力。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