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00000-2014-00146 | 发布机构: | 县政府办 |
生效日期: | 2014-07-09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统计信息 |
正宁县2014年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紧盯既定目标任务,迎难而上,抓实见效,促使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增,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向好。
一、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国内生产总值。上半年,预计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2.05亿元,同比增长13.9%,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3.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25亿元,增长6.5%,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9%;第二产业完成1.44亿元,增长20.2%,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7.6%;第三产业完成9.36亿元,增长14.2%,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0.8%。
2.农村经济。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29万亩,同比增长5.87%。其中:夏粮播种面积8.64万亩,下降0.01%;秋粮播种面积16.65万亩,增长9.2%。预计小麦单产243公斤,增长5.19%;小麦总产量21002吨,增长5.23%。油菜籽播种面积1.1万亩,增长9.84%,单产132公斤,增长10%;总产量1452吨,增长20.8%。全县蔬菜播种面积3.84万亩,增长0.85%;瓜果类播种面积0.7万亩,增长20.37%;全县烤烟种植计划比上年减少2万亩,烟叶种植面积2.24万亩,其中烤烟2万亩,下降50%;中药材种植面积5.14万亩,增长1.98%;水产品产量95吨,同比增加18吨。全县生猪存栏5.34万头,增长13.51%,出栏4.49万头,增长11.32%;牛存栏2.11万头,增长9%,出栏1.31万头,增长6.04%;羊存栏3.47万只,增长5.37%,出栏1.54万只,增长8.94%;鸡存栏34.59万只,增长10.68%,出栏8.83万只,增长9.71%。全县规模养殖户23户,生猪养殖规模户18户,蛋鸡养殖户5户。
3.工业经济。 1—6月份,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19155.9万元,同比增长13.9%;工业增加值完成4779.4万元,同比增长14.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3637.8万元,增长1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983.3万元,增长17%,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9.7%。从轻重工业分类看,3户轻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267.8万元,增长14.5%;5户重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715.5万元,增长18.9%。从经济类型看,1户国有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710.1万元,增长15.2%;7户私营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273.1万元,增长16.9%。从产销衔接情况看,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总产值完成13369.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13.6万元,增长14.7%,产销率98.03%。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完成5518.1万元,增长11.7%;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1796.1万元,增长11.7%。
4.固定资产投资。1—6月份,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60.14亿元,同比增长23.4%,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68%。其中:房地产完成投资940万元,下降56.28%。截止6月底,全县入库项目255个,入库投资额89.2亿元,占全年入库任务123亿元的72.5%。其中:乡镇入库项目171个,入库投资额59.04亿元;县直部门入库项目84个,入库投资额30.16亿元。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月份,全县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794万元,同比增长16.6%,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0.3%。按规模分,限上实现零售额613万元,下降9.9%;限下实现零售额61181万元,增长17%。按销售地域分,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40612.8万元,增长17%,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5.7%;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1181.2万元,增长15.9%,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4.3%。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2542.2万元,增长15.2%;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3574.1万元,增长18.2%;住宿业实现零售额736.2万元,增长2.4%;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941.5万元,增长9.7%。批发业和零售业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6116.3元,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0.8%。
6.财政收支。1—6月份,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9273万元,同比增长21.85%,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8.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119万元,同比增长25.27%,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8.43%。其中:国税部门完成收入1077万元,增长63.43%;地税部门完成收入4346万元,增长1.47%。1—6月份,全县财政支出55811万元,同比增长19.7%。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221万元,增长7.88%;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373万元,增长3.96%;交通运输支出1657万元,增长159.72%;农林水事业支出8206万元,增长139.8%。
7.金融业。1—6月份,全县金融运行发展良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达到465820万元,比年初增加23736万元,增长13.7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87337万元,比年初增加21512万元,增长14.2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达到180355万元,比年初增加28633万元,增长33.36%。金融机构存贷比为38.72,信贷总量快速增长,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出贷款增速高于存款增速、个人贷款增势高于企业贷款,有力地促进了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
8.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1—6月份,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62.93元,同比增长13%,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5.4%。其中:工资性收入11462.93元,占可支配收入的81.9%,仍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经营性净收入1319.88元,占可支配收入的11.5%;财产性收入182.76元,占可支配收入的1.6%;转移性收入569.78元,占可支配收入的5%。
1—6月份,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7.32元,同比增长15%,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9%。其中:工资性收入1003.23元,占可支配收入的27.9%;经营净收入1979.94元,占可支配收入的55%;财产净收入129.93元,占可支配收入的3.6%;转移净收入484.22元,占可支配收入的13.5%。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客观分析我县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虽然总体向好,但增速总体不快,甚至下滑,运行态势不容乐观。
一是产业发展层次较低,区域发展不够平衡。从产业结构来看,一产规模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总体上仍然是靠天吃饭,农民增收的基础仍然不够牢靠,现代农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二产不够强,全县工业经济基础薄弱,重大项目和骨干企业少,工业经济总体规模小,内部结构不优化;三产不够活,现代服务业发育程度低,旅游产业没有形成优势,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受大环境影响增速不快,特别是限额以上受影响最大,限额以下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虽有增长,但增速缓慢,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从区域发展来看,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果畜菜等特色主导产业在开发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差异比较明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二是自然灾害导致农民增收困难。近日,全县局部地区遭受大风、冰雹和暴雨袭击,致使西坡、山河、永正、榆林子和宫河5个乡镇、24个村、98个组、5626户的小麦、玉米、油料、蔬菜、果园、烤烟、豆类等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受灾面积39968.81亩,成灾面积22614.21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499.93万元,农民损失惨重,影响了农民增收。
三是市场需求低迷影响企业投资意愿。在市场需求低迷和人力、资源等综合成本上升的多重挤压下,企业盈利水平下滑,部分行业甚至出现亏损,导致企业可供投资的资金减少,自主投资能力下降,影响企业投资和生产效益。
四是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刺激消费的作用发挥不大。1—6月份,新入库项目投资较少,虽然入库项目达到255个,但入库投资额仅为89.2亿元,只占全年计划入库任务123亿元的72.5%,且中小型项目多、大型项目少,基础设施项目多、产业项目少,投资拉动的后劲不足。在建项目资金缺口较大,特别是国投项目县级配套资金比例较大,县级财政资金调度十分困难。同时,受国省投资资金到位迟、且分批下达,项目单位融资渠道单一、平台不畅等因素制约,资金筹措难度很大,影响了固定资产投资顺利推进。
五是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出现负增长。一方面限额以上单位拉动力不足。今年以来,我县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持续走低,限额以上商贸业整体经营情况不佳,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下滑,从2月至6月,限上企业零售额连续五个月出现负增长,增速分别是-10.7%、-13.7%、-16.2%,-14.2%,-9.9%。另一方面政策环境变化将长期影响消费增长。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央倡导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禁止使用公款到高档娱乐场所、酒店消费,导致限额以上住餐业增速明显下降,直接影响我县消费市场繁荣发展。
三、几点建议
总体来看,GDP、工业、投资、消费、城乡居民收入等指标均徘徊在目标增速左右,主要经济指标仅能完成“双过半”目标任务“红线”,发展后劲严重不足。针对今年以来全县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持续下滑的问题,特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抓好行业数据部门衔接会商。各乡镇、相关部门紧盯12%的全年GDP经济增长目标不动摇,务必高度重视月度数据衔接与季度GDP核算数据衔接会商工作,务必认真履行好各自承担的主要工作职责,对涉及部门提供的17项核算指标支撑三产增加值增幅进行衔接会商、对接抓促,重点抓好由财政部门负责提供的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速的支撑。积极改善消费环境,搞活商贸流通,扶持建办中小微企业,加强大宗商品促销,增加市场供给,挖掘消费潜力,促使个体消费升级换代,刺激城乡居民消费,确保三产增速回升。同时,整合各类市场,加快“四上”企业培育步伐,积极帮扶信誉度高、发展前景好的小微企业解决发展问题,扩大经营规模,完善入库手续,全力打捞工业、商贸、服务业及文化业企业的进库数量,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二是做实项目支撑,扩大投资规模。针对入库项目投资少的问题,加强部门衔接,切实把固定资产投资任务逐一对接靠实到项目上,抓紧策划申报,完善项目进库手续,力争7月底前完成123亿的入库任务,以投资总量支持增幅。针对新建项目少的问题,抢抓当前项目建设黄金期,全力破解前期手续慢、征地拆迁难、资金缺口大“三大难题”,全力加快嘉峪川引水枢纽及烟草基地灌溉工程、初级中学餐饮住宿楼、保障性住房等23个续建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县城污水处理厂、县医院整体搬迁、客运服务中心等7个项目按期竣工投入使用,力争县城集中供热、新宁路、移风沟生态公园、东关改造安置楼、公租房棚户区改造、南罗公路改建等25个重点项目尽快开工,把建设欠账补回来,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针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难的问题,积极参加“民企陇上行”、“千名陇商回家乡”及“兰洽会”等招商活动,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提高项目落地率和资金到位率。
三是做好农业稳定发展。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及时深入一线指导群众开展灾后自救工作,帮助广大群众尽快恢复生产,力争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要进一步加强灾害性天气信息的监测、预警和预报,提前做好各项防范应对措施,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做好农作物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注重加强农业水利基础建设,稳定和扩大粮食、果园、蔬菜、药材等生产基地面积,深入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强化对养殖业的政策扶持和生产信息指导;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做大生产规模、做强农产品品牌,建立健全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联动机制。同时,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进一步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四是确保工业稳步推进。要全力保障工业企业各基本生产要素供应,确保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推进。各乡镇、各部门要妥善处置供求矛盾,保障企业正常生产或尽快恢复生产;要用好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强化对资金、土地、人力、技术等各要素的综合协调,大力促进工业跨越发展;着力实现工业经济新突破,做大做强骨干企业,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加快工业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引导大企业进驻产业园,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新的规模工业企业,下半年力争新增1—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五是大中型住宿、餐饮企业应加快转型,谋求多元化发展。受政策调整的影响,今年以来,不少大中型餐饮行业业绩明显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大中型餐饮企业应该适应政策的变化尽快转型,谋求多元化发展。一方面从单一商务宴请、政务宴请等高消费转型到普通民众的消费上;另一方面要调整产品结构,打造自己的品牌,走出一条业态创新、经营创新、产品创新的经营之路。
六是加大扶持力度,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加大政府在文化产业上的投入,调动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产业的积极性,积极引导大众对健康文化的消费需求,规范净化文化市场,以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努力形成多格局、多层次的文化市场,满足不同年龄、社会阶层、文化品味的社会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加快休闲旅游文化市场的开发和培育,政府要通过为企业牵线搭桥,做好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企业形象包装等宣传服务工作,加大旅游业发展步伐,形成“正宁特色”,吸纳外来客来正宁旅游,增加外来客在正宁停留和消费时间;形成一批具有正宁地方特色化的旅游商品、纪念品系列,通过旅游推动正宁地方特色文化,如黄帝文化、子午岭绿色生态、罗川古城、革命圣迹、休闲度假等,着力扶持演艺业、文化娱乐业、艺术品经营业、网络文化服务等文化产业。通过正宁特色文化提升正宁的旅游。以正宁旅游推动正宁文化,更好地促进正宁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
(编辑审核:李建基)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