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无障碍
|
关怀版

正宁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000000000-2014-00187 发布机构: 县政府办
生效日期: 2014-10-20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统计信息

正宁县2014年1—9月份经济运行分析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0-20 浏览次数: 【字体:

1—9月份,全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9月底,全县生产总值预计完成23.9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6.2%,同比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67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9.1%,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1.56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2.4%,增长20.1%;第三产业增加值14.72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5.6%,增长14%。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61万亩,同比增长0.89%;预计粮食总产量达到90307吨,增长0.3%,其中:小麦播种面积8.64万亩,下降0.01%,总产量20570吨,增长3.07%;秋粮播种面积18.96万亩,增长1.3%,总产量69737吨,下降0.48%;油菜籽播种面积1.1万亩,增长9.84%,总产量1452吨,增长20.8%;烟叶种植面积2.24万亩,其中烤烟2万亩,下降50%,烤烟总产量5100吨,下降48.8%;中药材种植面积5.14万亩,增长1.98%,总产量47853吨,增长3.77%。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1788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1.4%,下降10.98%;小口径财政收入完成9233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2.81%,下降16.1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7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4.3%,同比增长1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1775.4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4.7%,同比增长17%;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97.4万元,同比增长7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980.8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9.6%,同比增长1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5415.3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4.6%,同比增长13.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962.8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2%,同比增长15.9%。文化产业增加值完成8900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4.4%,同比增长11.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70538万元,同比增长14.7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96539万元,同比增长37.08%。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层次较低。从产业结构来看,一产规模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总体上仍然是靠天吃饭,农民增收的基础仍然不够牢靠,现代农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二产不够强,全县工业经济基础薄弱,重大项目和骨干企业少,规上工业增加值仅占二产增加值的31.9%。工业企业盈利水平下滑,部分行业甚至出现亏损,导致企业可供投资的资金减少,自主投资能力下降,影响企业投资和生产效益,导致生产不足,规上企业增速普遍偏低。规上工业增加值虽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9.6%,但增速还是达不到市列目标增速。三产不够活,现代服务业发育程度低,旅游产业没有形成优势,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受大环境影响增速不快,特别是限额以上受影响最大,限额以下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虽有增长,但增速缓慢,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

(二)消费市场后劲不足。受政策性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升乏力,限额以上商贸业整体经营情况不佳,限上企业零售额连续几个月出现负增长,主要商品销售回落,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类等大宗商品销售量过低,对零售额增速影响较大。客观来讲,我县城镇市场的带动潜力和优势尚未完全发挥,乡镇商贸流通体系不健全,专业化市场建设步伐缓慢;旅游资源挖掘力度不够,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旅游品牌特色不鲜明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三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仍然较低。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中,没有龙头企业,主要是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餐饮单位少,个体户消费总量小,基数大,实现高速增长困难,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压力很大。

(三)三产行业支撑弱化。部分数据增长放缓,难以支撑经济指标的增长,特别是涉及三产核算的各相关指标不同程度的存在下降趋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周转量、业务总量小;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市场低迷,支撑带动力不强,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三季度实际增速分别为15.3%、19.4%、 2.5%、5.5%,远低于拉动增速;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目前市场处于换代产品时代,新产品市场不景气,三季度实际增速仅16%,预计增速要在31%以上,差距很大;金融业主要是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速,三季度实际增速分别为14.72%、37.08%;非营利性服务业单位从业人员及劳动报酬、房地产业商品房销售面积、均未达到预期目标增速。全年要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14%的增速目标难度很大。

(四)投资入库后劲不足。1—9月份,入库项目虽然达到269个,但入库投资额仅为115.3亿元,占全年计划入库任务123亿元的93.76%,且中小型项目多、大型项目少,基础设施项目多、产业项目少,投资拉动的后劲不足。依据发改局给各项目单位下达的入库任务,县上要求7月底前各项目单位完成投资入库计划任务,但实际上部分项目单位至今还未完成入库任务,甚至个别项目单位入库还未突破零。从入库进展情况看,有些单位领导抓项目,争项目的意识还没有形成,从申报的项目资料来看,没有真正把投资工作拿到手上,投资有效报送时间仅剩10月份一个月时间,库中投资项目严重不足,影响了固定资产投资顺利推进,高速增长更是难上加难。

三、几点建议

根据目前全县经济发展的态势和前三季度完成的实际情况,预计年底多数经济指标完成市上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压力很大,保持高位增长困难重重。建议在今后几个月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行业数据部门衔接会商。各乡镇、相关部门紧盯12%的全年GDP经济增长目标不动摇,务必高度重视月度数据衔接与季度GDP核算数据衔接会商工作,务必认真履行好各自承担的主要工作职责,对涉及的16个部门提供的17项核算指标支撑三产增加值增幅进行衔接会商、对接抓促,重点抓好由财政部门负责提供的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速的支撑。积极改善消费环境,搞活商贸流通,扶持建办中小微企业,加强大宗商品促销,增加市场供给,挖掘消费潜力,促使个体消费升级换代,刺激城乡居民消费,确保三产增速回升。同时,整合各类市场,加快“四上”企业培育步伐,积极帮扶信誉度高、发展前景好的小微企业解决发展问题,扩大经营规模,完善入库手续,全力打捞工业、商贸、服务业及文化业企业的进库数量,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二)做实项目支撑,扩大投资规模。认真做好重大项目建设的跟踪服务工作,严格落实项目建设部门责任,进一步细化目标,分解任务,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全力加速推进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进度。对未开工和进展较慢的项目,要深入分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实行倒排工期制。要高度重视项目统计入库工作,针对入库投资额严重不足的问题,加强部门衔接,力争近期超额完成123亿的入库任务,以投资总量支持增幅。重点在重大项目抓入库、促开工、赶进度上下功夫,必须按照项目统计入库的要求,及时办理统计入库的各项手续,力争所有有投资计划任务的单位完成各自的入库任务,力争在年内促使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入生产,尽早凸现项目对经济发展的强大拉动作用。

(三)做好农业稳定发展。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灾害性天气信息的监测、预警和预报,提前做好各项防范应对措施,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做好农作物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注重加强农业水利基础建设,稳定和扩大粮食、果园、蔬菜、药材等生产基地,深入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强化对养殖业的政策扶持和生产信息指导;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做大生产规模、做强农产品品牌,建立健全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联动机制。同时,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进一步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四)确保工业稳步推进。要全力保障工业企业各基本生产要素供应,确保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推进。各乡镇、各部门要妥善处置供求矛盾,保障企业正常生产或尽快恢复生产;要用好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强化对资金、土地、人力、技术等各要素的综合协调,大力促进工业跨越发展;着力实现工业经济新突破,做大做强骨干企业,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加快工业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引导大企业进驻产业园,逐步形成产业集群。

(五)加快住餐企业转型多元化发展。受政策调整的影响,今年以来,不少大中型餐饮行业效益明显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大中型餐饮企业应该适应政策的变化尽快转型,谋求多元化发展。一方面从单一商务宴请、政务接待等高消费转型到普通民众的消费上;另一方面要调整产品结构,打造自己的品牌,走出一条业态创新、经营创新、产品创新的经营之路。

(六)加大扶持力度,提升文化服务水平。目前,全县文化产业法人企业仅47个,虽然完成了全年8528万元的目标任务,但增速远远低于市列增速。因此,政府要加大在文化产业上的投入,调动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产业的积极性,积极引导大众对健康文化的消费需求,规范净化文化市场,以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努力形成多格局、多层次的文化市场,满足不同年龄、社会阶层、文化品味的社会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相关部门要通过为企业牵线搭桥,做好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企业形象包装等宣传服务工作,加大旅游业发展步伐,形成“正宁特色”,吸纳外来客来正宁旅游,增加外来客在正宁停留和消费时间;通过旅游推动正宁地方特色文化,着力扶持演艺业、文化娱乐业、艺术品经营业、网络文化服务等文化产业,更好地促进正宁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

(七)全力抓好服务业发展。正宁服务业发展欠缺已严重影响到经济发展和财税收入增长,相关部门要对发展较慢的服务业行业进行认真研究,尽快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加快行业发展。改善交通环境,发展现代物流业和仓储业,提高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枢纽作用;加大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整合力度,转变经营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信用度,增加居民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保持现有的金融存贷款余额增长速度,继续对地方经济做出新贡献;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保证商品房质量和价格的合理,加快廉租房建设步伐。

(编辑:杨保卫)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