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无障碍
|
关怀版

正宁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过度包装治理工作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5-04 15:51:58 浏览次数: 【字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过度包装治理的通知》(甘政办发〔2023〕10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商品过度包装治理工作,健全标准体系,完善保障措施,坚决遏制商品过度包装现象,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强化商品过度包装全过程治理

(一)加强绿色包装技术创新。全面摸排包装生产企业,鼓励企业充分发挥市场主体能动性,积极践行简约适度理念,按照减量化、节约化原则,推动产品包装设计合理、用材节约、回收便利、经济适用。鼓励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加快推广低克重、高强度、功能化包装材料及其生产设备,结合实际创新研发商品和快递一体化包装产品。督促生产企业高度重视商品包装工作,增强申报创建省级行业(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工业设计中心等相关项目的成功率。(市工信局负责,各县区政府落实。以下各项工作均需各县区政府落实,不再一一列出)

(二)防范商品生产环节过度包装。加强对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强制性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对标《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21)及第1号修改单,严格规范31类食品、16类化妆品包装要求,在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将月饼、粽子、茶叶、保健食品、化妆品等列为过度包装执法监督重要商品。督促指导商品生产企业严格执行《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GB/T 31268-2014)和《绿色产品评价通则》(GB/T 33761-2017),将其作为工作指引,对相关产品的封套、包装袋、包装物、填充物等包装材料进行绿色评价。强化商品生产环节监管,建立商品包装的设计、制造、使用等信息记录档案,将商品生产企业执行过度包装有关强制性标准列入监管范围。鼓励相关企业积极创建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不断推动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督促指导商品生产企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依法公开其执行的包装有关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团体标准或企业标准的编号和名称,对未按要求公开或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依法追究责任。(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加强对医疗机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强制性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引导市内各类医疗机构针对门诊、住院、慢性病等不同场景和类型提出切合实际的药品包装规格需求。引导药品生产企业严格落实药品包装标签有关规定,按批准的药品包装规格进行包装。鼓励药品生产企业采取建立包装改进系统、开发设计绿色药品包装等措施改善药品过度包装。(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避免销售环节过度包装商品。充分发挥销售环节倒逼作用,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指导商品销售市场主体制定推动简化包装制度措施,细化明确采购、销售环节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有关要求,将拒绝过度包装落实到商品采购、批发、零售各流通环节。督促指导电商企业向经营者进一步宣传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严格贯彻执行线上线下一体化要求,线上线下同标准、同治理。鼓励商品销售市场主体在采购环节向供应方提出减化商品包装要求,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绿色包装产品。引导鼓励消费者培养绿色健康生活方式,主动选择简化包装餐饮外卖,助推餐饮经营者转变包装方式。(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按照属地管辖原则,督促指导餐饮经营者严格按照《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6号)要求,明确外卖包装品类,并依法明码标价。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经营者违反明码标价相关规定的,依法依规处理。(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四)推进商品交付环节包装减量化。督促指导寄递企业建立健全快递包装操作规范,按照内件品类、运输方式等差别要求,合理确定快递包装,规范包装操作流程。督促指导寄递企业强化从业人员包装规范化培训,进一步减少前端收寄环节过度包装。鼓励寄递企业使用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包装产品,加大低克重高强度快递包装纸箱、免胶纸箱推广力度,减少塑料填充物的使用。鼓励寄递企业优先采购使用通过快递包装绿色认证的产品。(市邮政管理局负责)

(五)完善包装废弃物回收和处置。进一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鼓励以市场化招商、加盟合作等方式引进专业化回收企业,不断提高包装废弃物回收水平。鼓励商品销售者与供应方订立供销合同时对商品包装废弃物回收作出约定。(市商务局负责)

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健全生活垃圾清运体系,加快形成长效机制。至2025年,西峰区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居民普遍形成生活垃圾分类习惯,提高垃圾清运水平。(市住建局负责)

二、加强商品过度包装监管执法

(一)不断加强行业管理。严格落实国家和省上关于商品生产、销售、交付等环节限制过度包装相关政策。持续强化对市内电商、快递、外卖等行业的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督促指导相关行业优先采用可重复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装物,进一步优化物品包装,减少包装物的使用。督促指导生产经营企业落实国家限制过度包装相关法律标准,结合工作实际将该项任务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及时掌握相关行业过度包装情况,对不落实国家限制过度包装政策的企业,适时采取提示、警示、约谈等方式督促纠正。(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邮政管理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持续强化执法监督。强化基层执法人员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强制性国家标准培训,不断提升执法能力。加强过度包装执法检查力度,在春节、端午、中秋等重要节令开展集中整治行动,重点对月饼、粽子、茶叶、保健食品、化妆品等生产销售企业执行标准情况进行抽查,将涉及过度包装行为的行政处罚文书录入全国企业信用公示系统,依法依规在行政处罚文书网公开。继续紧盯酒楼、宾馆、饭店定制或假借以文创等名义开发的高端礼品,深挖细查链条性、隐蔽性案件,依法从严查处。对重点行业和重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现场执法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督促指导企业妥善处置旧有包材,严格防范企业继续使用违规包材。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建立健全对电商渠道销售过度包装商品的常态化监管执法机制,依法查处线上销售过度包装商品的违法行为。充分发挥12315投诉举报热线优势,多渠道收集消费者投诉举报信息,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问题,依法从严查办。结合网络交易监测数据、监督抽查数据、投诉举报数据、舆情监测数据、案件查办数据和违法失信数据,适时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及时掌握企业经营行为、规律与特征,主动发现违法违规现象,为治理过度包装提供靶向信息。(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将快递过度包装执法检查纳入常态化检查内容,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实现寄递企业年度自查抽查全覆盖,严肃查处涉及快递包装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市邮政管理局负责)

三、完善商品过度包装治理保障

(一)加强组织协调。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强工作协同,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实效。市发展改革委、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邮政管理局等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强化政策衔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总结工作成效,重大情况及时按程序向市政府请示报告。

(二)认真落实属地责任。各县(区)政府对本县区商品过度包装治理工作负总责,要根据总体工作部署和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监管执法,将治理商品过度包装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

(三)严格执行相关标准。严格执行国家和省上关于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相关强制性标准,做好贯彻落实。将商品过度包装、快递过度包装执法检查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执法检查工作有序开展。

(四)积极加强宣传教育。各级各部门要带头自觉抵制过度包装商品。按照“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督促执法部门积极开展限制过度包装普法宣传教育。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平台,宣传解读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标准和政策,倡导绿色、节约的生活方式。积极报道典型做法、先进单位和个人,对违法违规问题按程序适时予以曝光,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在商场、学校、社区、市场等重点场所开展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自觉抵制过度包装和奢侈浪费之风的良好氛围。

 

 

 

                                                                                                                                                                          庆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