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正宁县计划生育协会改革方案的 通 知
正政办发〔2023〕79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省、市驻正宁有关单位:
《正宁县计划生育协会改革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正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11月6日
正宁县计划生育协会改革方案
计划生育协会(以下简称计生协)是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育龄群众和计划生育家庭的桥梁和纽带,是协助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与家庭和谐幸福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深化县计生协改革,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改革方案的通知》精神和省、市《关于印发计划生育协会改革方案的通知》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计生协工作的重要指示,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群团改革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与家庭和谐幸福为主线,深入开展家庭健康促进行动,全面服务乡村振兴,着力推进计生协组织和工作改革创新,充分发挥计生协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加快推进健康正宁建设,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改革目标
准确把握计生协在党委、政府工作全局中的职责定位,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遍布城乡、高效运转”的组织网络和服务体系,改革计生协组织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提高新形势下计生协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全面落实中央赋予的六项重点任务,把计生协建设成为组织体系健全、联系群众密切、作风扎实过硬、群众充分信赖、充满生机活力的群团组织。密切配合党和政府构建鼓励按政策生育的制度体系,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精准对接育龄群众和计生家庭需求,解决好群众“生得起、生得出、生得好”的问题,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营造家庭友好的社会环境,推动形成计划生育多元共治的新格局。
三、改革措施
(一)明确职能任务。生育政策调整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由控制人口数量向调控总量、提升素质和优化结构并重转变,由管理向更加注重服务家庭转变,由主要依靠政府力量向政府、社会和公民多元共治转变。计生协作为党的群众团体和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必须强化改革创新,转变思想观念,紧紧围绕六项重点任务,坚持以服务群众生育、服务群众健康、服务民生改善为主线,更加注重团结引领、宣传倡导、生育关怀、家庭服务、权益维护、交流合作等职能,积极发挥计生协独特优势,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公共服务职能。
(二)健全组织网络。加强各级计生协组织体系建设,优化完善各级计生协机关工作职责和“三定”规定,保障计生协履职需要。优化乡镇计生协组织架构,加强村(社区)计生协等基层组织人员力量,与同级领导班子同步进行换届。推举乡镇、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计生协会会长,副会长由分管卫生健康工作的负责人、卫生院(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社会爱心人士兼任,秘书长由乡镇具体承担人口家庭工作的负责人、村(社区)负责人口家庭工作的人员担任。农村建立村医、健康专干、村民小组长及健康宣传员为骨干的计生协会员小组长队伍,社区建立公卫专干、志愿者、网格长、楼院长为骨干的计生协会员小组长队伍,切实做到有人管事、有人干事,提升基层计生协规范化建设水平。
(三)优化理事会人员结构。调整县级计生协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成员结构,减少党政领导所占比例,基层一线人员在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中的比例分别不低于30%、20%。乡镇计生协按要求组建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吸引致富带头人、行业领军人才、技术特长人员、公益热心人士和社会知名人士加入,进一步增强计生协的代表性、广泛性、群众性。
(四)改进干部培养和管理方式。县级计生协干部的选拔培养要注重基层一线工作经历、群众工作经历,加大公开遴选、公开招录、择优选调力度,实现干部队伍有专有兼、有进有出,形成一支以专职干部为骨干、兼职干部为支撑的精干高效的干部队伍。加强计生协干部与卫生健康部门干部的双向交流。
(五)建立多元化志愿者队伍。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计生协工作,探索建立社会化招募、契约化管理、专业化培训的计生协志愿者发展模式,加强“青春健康同伴社”“家庭帮扶服务队”等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志愿者招募、登记、考察和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等制度,通过招募心理咨询、社会工作、法律援助、生殖健康等专业人才,壮大和优化志愿者队伍,延长工作“手臂”,扩大服务“半径”。
(六)加强能力和作风建设。加强教育培训和能力建设,按照“分级负责、分级培训”的原则,加强计生协骨干队伍建设。优化会员结构,完善会员联系户制度,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活动经常、热心公益的服务队伍。巩固完善“会员之家”“陇家福幸福寓所”“暖心家园”等服务阵地,深化生育关怀行动,通过社会募集、有偿服务、项目合作等方式建立生育关怀基金,为计生特殊家庭、“三留守”家庭等帮扶活动提供经费支持。利用协会网络优势和卫生资源,以家庭为中心、社区为重点,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提升家庭成员健康素养和水平。以健康家庭为抓手,增强“健康大课堂”等服务功能,常态化开展健康教育、优生优育咨询指导、特殊家庭心理疏导、救助帮扶、文体活动等服务。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县级计生协领导班子成员每年下基层不少于2个月,一般干部不少于30天。
(七)加强宣传教育。构建网上宣传平台,运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资源,打造线上线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宣传服务新格局,利用“5.15国际家庭日”“5.29会员活动日”“7.11世界人口日”等重要节点、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特色鲜明的群众宣传教育活动,培育科学、文明、健康的婚育观念。广泛普及优生优育、生殖健康、个人防护等方面科学知识,加强“三减三健”“健康素养66条”等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积极参与文明健康家庭、卫生城镇等创建工作,倡导文明健康、清洁卫生的生活方式,营造家庭友好的社会环境。加大计生协先进典型宣传力度,打造富有社会影响力的工作品牌。
(八)做好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依托医疗卫生机构和计生协组织网络,发挥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及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作用,建好生殖健康咨询专家师资队伍,办好“生殖健康大讲堂”,建好青春健康俱乐部、生殖健康中心等咨询服务阵地,了解青少年、新婚育人群、中老年人和流动人口等生殖健康需求,深入城乡社区、企业、学校和家庭开展生殖健康知识普及和义诊咨询活动,形成卫生计生优势互补、网络互通、资源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模式。
(九)强化优生优育指导。围绕生育全周期、全过程,开展优生优育知识培训,普及青春期、新婚期、孕产期和育儿期知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婚前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指导、遗传代谢病筛查、孕产期保健及均衡营养等优生优育咨询服务,筑牢人口质量“第一道防线”。开展婴幼儿照护、儿童早期发展等指导服务,加强对托育服务的宣传教育和社会监督,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健康发展。
(十)深化计划生育家庭帮扶。推进生育关怀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围绕计划生育家庭需求,在生产、生活、生育方面提供全方位帮扶,推进文明家庭建设。深入开展失独家庭关爱行动,完善帮扶信息管理系统,在生活帮扶、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经济支持、养老关怀、家庭健康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探索失独家庭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新模式。协助卫生健康、民政等部门,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就医及养老服务等政策措施。深化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致富、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等项目,实施计划生育综合保险项目,在计划生育家庭意外伤害、重大疾病、住院治疗、住院护理等方面提供保障服务,解除计划生育家庭的后顾之忧。
(十一)加大权益维护。加强维权载体和能力建设,畅通法律援助维权渠道,开通维权服务热线,倾听和反映计生家庭呼声,帮助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活动,组织群众依法修订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章程、计划生育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治理的重要作用,推进生育政策落实。
(十二)深化流动人口服务。通过“党支部+计生协”“合作社+计生协”“企业+计生协”等形式,加强流动人口集聚地、工业园区和非公企业计生协建设,推动计生协向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延伸,扩大流动人口中计生协工作的覆盖面。开展流动人口健康宣传倡导,协助落实流动人口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惠政策,推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提高流动人口家庭发展能力。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党委和政府对计生协的领导。落实好党建带群建制度,将计生协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格局和责任制考核范围,配齐配强计生协领导班子。建立各级党委和政府定期听取计生协工作汇报制度,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编制部门要帮助计生协厘清职责任务、完善机构和人员编制,财政部门要对计生协开展工作给予必要支持和保障,有关经费按规定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二)加强卫生健康部门对计生协的业务指导。健全卫生健康部门与计生协的协作机制,创造条件保障计生协参与卫生健康重大决策和重要活动,实现工作有效衔接、良性互动,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参与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建立计生协重点工作考核评估机制,完善权责统一、财权事权相匹配的工作制度。
(三)统筹推进计生协改革工作。县计生协改革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县卫生健康局指导下进行,11月底前完成改革任务。乡镇计生协改革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县卫健局、县计生协的指导下,按照《改革方案》提出的要求推进,并指导好村(社区)计生协改革工作。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