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无障碍
|
关怀版

正宁县人民政府

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4031300000013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4-03-13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统计信息

2022年正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3-13 浏览次数: 【字体:

2022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二十大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县经济稳健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安定和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6.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9.6%。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7.32亿元、10.19亿元、18.72亿元,分别增长6.4%、240.6%、-0.9%。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3.9:8.3:67.8调整为2022年的20.2:28.1:51.7。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186元。

  年末全县总户数78155户,户籍总人口24.14万人(公安户籍人口)。其中,城镇人口10.02万人,乡村人口14.12万人。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7.1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42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3.2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8‰。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99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55人,困难人员再就业296人。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510人。其中,就业技能培训1510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4.8万人。

二、农业

全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7.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4%。其中,一产增加值7.32亿元,增长6.4%;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21万元,增长8.5%。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02万亩,下降7.1%。蔬菜种植面积2.92万亩,增长92.6%。瓜类种植面积3866.3亩,增长104.1%。果园面积11.48万亩,下降2.6%。中药材面积3.58万亩,增长21.3%。

粮食总产量5.14万吨,下降1.3%;粮食平均亩产428公斤,增长5.9%。蔬菜产量3.74万吨,增长62.1%。水果产量8.43万吨,增长6.0%。瓜类产量12310.46吨,增长115.1%。中药材产量17478吨,增长21.5%。肉类产量5840.89吨,增长1.9%。奶类产量280吨,增长11.9%。

牛存栏1.92万头,增长0.6%;出栏0.78万头,增长6.1%。羊存栏1.81万只,增长10.1%;出栏1.19万只,增长7.6%。猪存栏8.55万头,增长3.2%;出栏6.1万头,增长1.2%。家禽存栏22.46万只,增长8.4%;出栏12.49万只,增长5.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92733万元,比上年增长463.1%。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759.3%;股份制企业增长28.8%;集体企业增长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下降9.7%。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759.3%;制造业增长21.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下降19.8%。

全年资质以上5户建筑业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43亿元,比上年下降10.7%;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167万元,下降11.6%;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1620人,增长13.5%;承建房屋施工面积14.2万平方米,增长30.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4.1万平方米,增长46.4%。

四、服务业

全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729万元,比上年下降3.3%;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6010万元,下降2.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8826万元,下降9.2%;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4045万元,增长5.8%;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8269万元,增长1.1%;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212万元,增长0.7%;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2919万元,下降1.5%。

全县公路总里程945.1公里。其中,县道 72.6公里,乡道 106公里,村道766.5公里。按技术等级分,等级公路 945.1公里。其中,二级公路11公里,三级公路 40.3公里,四级公路 893.8公里。按路面等类型分,沥青混凝土路面168.2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698.2公里,简易铺装路面78.7公里。年末实有客车84辆。其中,城市公交8辆,年末实有出租车60辆。

全年通信业务总量12586.5万元,比上年增长14.2 %。电话用户21.46万户,增长6.2%。其中,移动电话用户数18.04万户,固定电话用户3.42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73381户。


五、国内外贸易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340.8万元,比上年增长0.3%。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6638.4万元,增长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5702.4万元,增长0.6%。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109516.3万元,增长0.8%;餐饮收入12824.5万元,下降3.4%。按规模分,限额以上零售额4372.7万元,下降2.5%;限额以下零售额117968.1万元,增长0.5%。完成出口创汇13.51万元,下降61%。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年增长10.6%。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84.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7.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7.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7.5%。

全年在库项目69个(含房地产项目7个、跨境项目3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27个,增长35%,完成投资额增长36%;5000万元以下项目42个,下降10.6%,完成投资额下降47.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比上年下降11.6%。商品房销售面积4.5万平方米,下降48.9%。

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296万元,下降24.8%。其中,税收收入9448万元,增长26%;非税收入7848万元,下降49.4%。从主体税种看,增值税2208万元,增长0.8%;企业所得税109万元,下降62.2%;个人所得税172万元,增长1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6038万元,下降7.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804万元,增长2.1%。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2.1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8.02亿元,增长5.4%。 


八、居民收入消费

全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571元,比上年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27元,增长6.2%。

全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545元,比上年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030元,增长5.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5%。


九、社会保障

全年共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0820.9万元。其中,发放城乡低保金6666.6万元,保障城乡低保对象6067户15942人,发放特困供养金538.3万元,保障特困供养人员503户542人,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184.4万元,救助因病、因学、因灾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人员10424人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758.6万元,保障残疾人两补人员7170人次,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378.4万元,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全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34932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7207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6157人;工伤保险参保9207人;失业保险参保6974人。  

全年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93572人,参保率99.3%,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1618人。

十、科技和教育

全年共争取科技项目5个,累计引进新品种72个,推广新技术25项,申报发明专利2件。组织“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组成科技宣传服务队开展科技宣传10场(次),宣传群众5000多人(次),发放科技宣传资料5000多份(册),联合举办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中小企业负责人、合作社负责人及优秀科技特派员150人。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32所。其中,幼儿园31所,教学点8所,小学76所,九年制学校6所,初中7所,完全中学2所,独立高中1所,职专1所。全县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6.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1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4.2%。 


十一、文旅、卫健和体育

全县年末共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各1个,藏书7.5万册,文物藏量1945件;乡镇文化站10个;广播电视台、中短波广播转播台各1个,电视播转台2个,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全年接待游客68.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294万元。

全年组织开展“戏曲进乡村”线上展播55场次,文博进基层32场次,非遗进课堂(乡村)7场次,全民阅读活动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41场次,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天数达到232天。组织编写了《回民支队》《赵邦清》两个新创剧目。以姚牛文化大院为基础,创建了“正宁作家之家”,吸纳正宁籍国家、省、市级作家和县内文学爱好者79名,为正宁的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展了革命文物资源普查工作,全县新录入革命文物保护单位17处,新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新申报并公布市级非遗项目5个,申报公布市级非遗传承人15人。

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6个,床位1034张,在职职工1039人,卫生技术人员901人。其中,执业医师248人,执业助理医师46人,注册护士439人,药师39人,检验技师39人,影像技师55人,卫生监督员13人。

全县共有体育场地492个,体育场地面积29.36万平方米。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9人,一级体育指导员48人,二级体育指导员96人,三级体育指导员498人。

十二、环境保护和应急管理

全年空气监测总天数为365天,剔除无效天数后,有效监测天数336天,优良天数304天,优良率为90.5%,高于年度控制目标5.5个百分点。PM10年均值为52μg/m³,低于年度控制目标18个百分点,PM2.5年均值为21μg/m³,低于年度控制目标14个百分点,全面完成了省市的控制标准。国控四郎河罗川断面及支党河张家堡断面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达标率100%。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庵里水库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水质良好,水质达标率100%。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正宁县龙咀子村大气及水质(四郎河出入境断面)均达到省市控制目标。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红土窑水库、嘉峪川水库监测结果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三嘉乡东庄村地下水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Ⅲ类标准。

全年全县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7起,下降41.6%;死亡2人,下降33.3%;受伤8人,下降33.3%;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其他行业也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注:

1.本公报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正宁统计年鉴2022》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资料来源:本公报中综合、农业、工业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贸易、人民生活数据来自县统计局各专业;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数据、社会保障数据来自正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保局、医保局、救助中心;利用出口创汇数据来自正宁县商务局;通信业务总量数据来自各通信公司;文化、体育和旅游数据来自正宁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交通运输数据来自正宁县交通运输局;财政数据来自正宁县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正宁支行;教育数据来自正宁县教育局;科技数据来自正宁县科技局;卫生数据来自正宁县卫生健康局;环保数据来自庆阳市生态环境局正宁分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正宁县应急管理局。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