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无障碍
|
关怀版

正宁县人民政府

人社局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13000000/2023022300000003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3-02-23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政府文件

印发《关于加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23 浏览次数: 【字体:

正办发〔2023〕4号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委各部委,县直各部门,各人民团体,省市驻正宁各单位:

《关于加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管理的实施意见》已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正宁县委办公室    正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1月31日

关于加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管理的实施意见

 

为有效解决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利用不充分、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够强、培训管理不规范、培训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着力提升全县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实效,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正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培训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聚焦“三业”定位,围绕“五强”方向,以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市场需求和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构建技能型社会为主线,以正宁职专为龙头,积极推进“技能正宁”建设,不断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供给能力和质量,为正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二、精准技能培训对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是指对全县城乡劳动力开展的职业技能、农业先进适用(实用)技术、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创业能力等培训活动。重点围绕企业职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等青年(以下简称“两后生”)、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和边缘易致贫户劳动力等有培训需求和创业意愿的劳动者等就业重点群体。同时,针对县域内新吸纳人员的企业,结合岗位实际,开展岗前技能培训、学徒制培训等。

三、建立培训整合机制。全县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社会参与、资源共享,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统筹整合全县农业农村、人社、教育、商务、民政、文旅、科技、妇联、工会、残联、科协等相关部门培训项目、培训资金、培训师资等资源,发挥正宁职专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主阵地作用,构建以县职专为主体、社会职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培训体系。成立县委、政府领导为组长的全县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县人社局牵头,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共同推进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四、通盘安排培训计划。县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省市农业农村局、人社、教育、商务、民政、文旅、科技、妇联、工会、残联、科协等有关部门下达的年度培训计划,结合全县城乡劳动力培训意愿,按照全县产业发展需求,统筹安排年度培训任务。每年年初,县直各相关部门根据上级行业部门安排的培训任务向县人社局报备培训项目,县人社局负责全县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的收集整理汇总,通盘制定全县全年培训计划,经县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组织实施。

五、支持职专开展培训。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政府补贴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全部向县职专开放,大力支持县职专对接绿色生态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组建职业技能一流培训团队,承担全县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县职专要自我加压、精准发力,紧盯市场需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不断提升办学能力,优化专业设置,加强硬件建设和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效应,凸显社会职业培训能力,打造县级专业化职业培训通用平台,培养更多初级、中级技能人才,为全县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六、创新培训方式方法。采取课堂教学、现场示范、实操训练、参观考察、订单培训、校企联合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积极推行“互联网+”(线上理论培训+线下实操培训)、“电子培训券”等培训模式,引导劳动力通过技能培训并实现就近就地就业。结合全县产业特色和劳务品牌优势工种,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技能实训基地作用,利用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园区等开展技能实操培训;围绕正宁优势产业,在有条件的种植养殖基地、农业示范园区等建立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加大对致富带头人、种养大户、农业技术需求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增设实操课程,培训学员熟练掌握技能,使参训者合格、就业者稳定、用人单位满意。

七、丰富技能培训内容。全县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要突出重点、分类实施,针对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总体不高的实际,要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农村适用技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同时,要将爱国主义、职业道德、安全生产、公共卫生、劳动维权、反邪教反传销、禁毒教育等内容纳入培训内容。县职专等培训机构要优化课程设置,突出技能实训,实操课时与理论课时按一定比例进行安排,针对企业职工重点开展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针对重点群体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针对脱贫家庭、边缘易致贫劳动力开展技能扶贫培训。

八、规范培训课程标准。县职专等培训机构要合理设置理论课程和实操课程,培训工种、内容和培训课时要按照行业主管部门要求,严格落实教材纲目、教学要点、培训课时等方面的规范要求,不得随意压缩培训工种的课程内容,不得随意减少培训课时。农业农村部门高素质农民培训按照《高素质农民培训规范(试行)》执行;人社部门各类培训按照《就业技能培训工种目录和补贴标准》执行;其它行业培训由行业主管部门制定标准并按其执行。

九、强化培训过程管理。培训项目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全过程监管。培训前,要严格审定培训机构提交的培训计划、教材和授课教师资格;培训中,主要检查学员到岗、课堂纪律、授课质量和教学进度等;培训后,及时开展问卷调查,掌握参训人员满意度,对培训满意度低于90%或培训合格率低于80%的,责令培训机构组织“回炉”培训。要组织开展培训质量及培训实效评估工作,对达不到培训项目质量要求的培训机构,不得拨付培训资金。

十、严格培训资金监管。坚持“渠道不变、用途不变、专款专用”的原则,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资金使用管理。各培训项目主管部门要按照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有关规定,根据培训进展情况,合理提出培训费用支付申请。县财政局负责统一管理全县各类培训项目资金,根据全年培训计划和主管部门资金拨付申请,按培训进度及时划拨培训资金。审计部门要加强对职业技能培训资金的审计,防止骗取、套取、挪用培训补贴资金等问题发生。县职专等培训机构要主动接受财政、审计及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及审计,确保培训资金安全规范运行。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